关于创业的文章
熊晓鸽:创业机遇空前 超越BAT的公司正在诞生

熊晓鸽:创业机遇空前 超越BAT的公司正在诞生

10月20日上午消息,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暨全球App开发创业争霸赛成都站比赛在环球中心天堂洲际酒店举行。此次活动由IDG集团和新浪创业主办。成都市副市长苟正礼,IDG全球常务副总裁、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等重量级嘉宾出席。会上,熊晓鸽就当前的创业热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创业者最好的年代,无论是移动互联网的机遇来说,还是政策方向来说,都利于创业者去追求财富和梦想。此外,熊晓鸽认为,在这波浪潮里会诞生BAT一样的公司,因为目前创业环境来讲,资本和市场是统一的,不像BAT的市场在国内,但资本和股民在国外的情况。此外,熊晓鸽还认为,对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来说,最大的财富是是能够与创业者分享过去投资项目的失败经验,避免目前的创业项目走弯路。熊晓鸽依然强调投资中的二八定律,并表示在IDG20多年投资历史中,共投资400多个项目,但最后成功上市或退出的,有80多个,失败的是大多数,不过失败的项目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以下为熊晓鸽演讲全文:熊晓鸽:尊敬的方主任,正礼市长,各位领导,各位创业朋友,早上好。刚才方主任已经讲得非常好,我就不再重复。作为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我想讲一些题外话。今天来参加的主角是台下参加比赛的选手们,我们IDG作为投资公司来讲,是希望从你们中间找到未来的BAT。有人说可能吗?我说没有什么不可能。如果我们看BAT来讲,BAT是非常好的公司,但是他们有一个问题。他们主要的客户,主要的市场就是在国内,他们的销售额、创造的就业机会等等基本都在国内,再就是他们的股东和投资者基本都在国外,这是很怪的事情。大家看这个地图,为什么叫全球争霸赛呢?我认为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中国能出现下一个BAT一定是能在全球做生意的,而我们想要倒过来,我们想全球的用户不说是比国内多,至少要比BAT的要多更多的客户、更多的用户。同时我希望我们的投资者和股民在中国国内,这是我们投资公司想做的事情。我们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是全球第一,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创业的人数也非常多,我们的基金业非常多。本来我昨天应该来参加双创周在成都的启动仪式并做一个演讲,非常荣幸被选为风险投资界的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跟张瑞敏还有三位创业者共同启动了全国的活动,也有幸从9点钟开始陪同克强总理一直参加活动,到11点半才离开。在全球来看,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领导这么重视创新创业的活动,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远见的。而且确确实实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创业门槛跟BAT创业时相比应该讲好了很多,门槛也低了很多,政府支持也多了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钱多了很多。但是在好的环境中间也带来了一个挑战,怎么在这中间做成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公司?选择性变得很强。任何一个时间做企业做投资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几个事。第一是市场,对市场的把握,还有产品的把握。第二就是产品和技术。第三就是你的团队。这三点是永远不变的,在中间来讲,目前来讲IDG提供了一些服务,但是在市场方面我觉得我们的同事讲IDC,IDC就是IDG的前身,就是市场研究公司,它们从1964年开始成立,1967年才叫IDG。你需要找到钱,找到什么样的钱呢?最好是找到专业投资的公司,有一定的经验,除了给你提供钱以外,能给你带来一些附加的价值。比方说对市场的判断,产品的一些判断,同时介绍一些业界的人脉关系。在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国外做投资的和创业的,主要做的是政府方面的相关关系。在这些方面,因为IDG在中国做投资正好是20多年,22年的时间,我们一共投了400多家公司,现在一共有85家公司上市,或者是通过兼并,我们成功退出了。  所以说在投资领域里面来讲,还是有一点,你永远很难突破二八定律,我们投了400多家公司,有80多家公司上市成功,所以我们还能取得可观的回报,也就是说在这么多的公司中间失败的可能是大多数。所以对于社会来讲,我觉得还缺少对失败的公司继续的支持,中国有一句话非常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人期待第一次创业就能成功,问题是你在这中间学到了什么。我作为投资者,我跟出资人也在讲,我给你们最大的贡献不是说我过去赚了多少钱,成功了多少个,最重要的就是我知道失败了,我赔的钱也很多,我能汲取失败的教训,使得后面少犯一些错误,当然很多错误还是会犯,但是至少比没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讲会带来更多的帮助,这就是我们IDG想做的。今天在成都,成都是天府之国,也祝贺大家能到天府之国来创业,刚才市里的领导和省里领导都说成都会给大家提供很多的支持,在天府之国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IDG的资本合作,帮助大家一起成功。谢谢大家!也祝贺大家!来源:行行出状元
马化腾:创业初期假扮女孩聊QQ

马化腾:创业初期假扮女孩聊QQ

2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马化腾母亲黄惠卿曾介绍,马化腾以前常加班到深夜,其父有一次因为等他在沙发上睡着,得了重感冒。腾讯员工曾透露,马化腾以前总是找出很多问题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员工们也只好一直陪着他,大家一起解决问题,经常加班到凌晨12点以后。马化腾的母亲黄惠卿曾感叹“孩子越成功父母越辛苦”,“马化腾事业成功了,但在生活上还得我们照顾他,他老爸退休后还得给他烫衣服呢。由于作息时间不一样,我们也要经常等他到半夜,有一次他老爸因为等他,竟在沙发上睡着了,得了重感冒。”除了花大量时间在工作上,马化腾在创业初期也耍了一些“小聪明”在工作上。马化腾在香港大学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曾透露,最开始没人在QQ上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腾讯CEO马化腾在17年前同四个创业伙伴成立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现在,腾讯已经是市值达1700多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腾讯的发展壮大除了沉淀下大量的用户并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与马化腾对工作的狂热与执着也不无关系。来源:行行出状元
创业者留意!!马化腾教你注意这些机会

创业者留意!!马化腾教你注意这些机会

这里是香港演讲全文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近日在香港向青年创业者建议,要关注两个产业跨界的部分,“因为一个产业已经做得很久,已经是一片红海,我们现在看到用新技术在两个产业跨界部分往往是最有可能诞生创新的机会,那可能是一片蓝海。”当天,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等教授发起的“X科技创业平台”在香港成立。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香港创科局局长杨伟雄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张晓明均有出席。作为“X科技创业平台”荣誉主席,马化腾在启动仪式上结合腾讯的创业经历,给创业者提出了多项建议。“腾讯的历史也是这样,当年做通信的没有我懂互联网,做互联网的没有我懂通信,所以我做起了当时的QQ,包括现在的微信。”马化腾说,“这就是抓到了一个跨界的点。”而QQ到现在17年,又面临被微信超越的尴尬,QQ又要反过来考虑新的市场在哪里。这在腾讯内部,对QQ而言,同样也要找跨界点。“在微信没有出现的时候,QQ是一个完完全全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微信出现之后我们有更多的侧重了,我们要做兴趣社交,做更年轻的服务。这是两个产品不同的演绎路径,各自有各自的精彩和发展渠道。”7月20日,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即通应用部副总经理吴奇胜在QQ私享会告诉《谁是独角兽》。除了关注跨界领域,马化腾在演讲给创业者的另外两点建议是,要学会找到好的合作伙伴,要多利用全球的平台。以下是《谁是独角兽》获得的马化腾发言全文:尊敬的董建华主席、张晓明主任,以及在座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出席以及担任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的荣誉主席。在几个月前,沈南鹏找我说有这样一个构想,李泽湘教授希望能够发起香港一个创新创意的平台。大家知道,他的红杉中国在海外有很多投资,他主导的红杉中国可以说是中国风险投资界最成功的投资人。媒体界给他一个称号,说他买下了中国互联网的一半。我们腾讯过去也投了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基本上每一个项目都会看到沉南鹏的团队已经在一两年前已经进去了。所以他的眼光非常独到,也非常的好,所以我觉得他提的建议也是比较靠谱的。李泽湘教授在沈南鹏教授介绍后,我详细了解到,他和他的弟子汪涛在港科大出来创业然后在深圳发展起来一个新的科技企业——大疆科技,是目前占全球无人机市场90%份额的企业。我觉得这是一个奇迹,也从来没有一个来自中国的企业能够占到全球的九成以上。我觉得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个市场,那么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也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成功的产学研合作并且结出硕果的一个最好的典范。大疆科技现在市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也就是一个超级独角兽。我前几天带了一个国内同学会的团队,也去参观大疆。他们最新的科产品经能够成功规避视觉的障碍,并有下一代产品。我期待他们的产品能够继续占领世界,有更多的发展。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李教授也跟我说,能不能在香港各个大学的很多领域,除了智能控制,电子以外,还有很多新材料,计算机大数据,甚至医药,生物科技,还有材料学等等领域,有很多国际人才和成果,能不能把这种模式再推广继续扩大呢?其实很有机会,但是过去没有太过关注这一点。沈南鹏也跟我说,腾讯在香港土生土长,已经上市12年。我本人在中国互联网之前,也就是1996年之前的一两年,我是通过我原来工作的公司,很有幸接触了互联网,才结下了这个种子。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腾讯也有幸在香港茁壮成长,目前成为香港最大的科技股;从市值的角度来说,腾讯也是亚洲最大的。我想我们18年的创业经验是可以和香港X创业平台结合以及分享的。所以我也很高兴能够加入这个团队,希望可以贡献我们团队的力量。在这里,我也想提几个建议。香港有很多优势。香港的高校在全球,在亚洲排名都在前几名,有大量国际人才,也背靠中国庞大的市场,但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总是觉得差那么一点。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希望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还是要加大。刚才我听特首说这个月有3个亿的创业基金获批,上个礼拜又批了20个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从我的经验,深圳其实在十多年前已经十分关注。当时我们其实也没有拿到投资,后来深圳建立了一个高交会,我们在这个舞台上才第一次拿到了风险投资。当时的风险投资全部只到北京,根本不到深圳,所以我觉得政府搭台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这个生态形成不了。在高校方面,大家看到以港科大为代表的一批的香港高校里面有很多好的政策。如果教授有很多研发成果,他能不能带他的弟子创立公司,能不能占有股份。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我了解到有的高校是比较开明的,有的是有点敏感,讲不清楚。因为可能会担心是不是会不务正业,会不会不平衡等等。在内地,其实很多学校也是蛮复杂,有很多问题,需要一些明朗的政策支持,可能下面做事情才会更加清晰。正是这次我们看到产学研的成果,我们看到李教授带出来的团队,正是得益于港科大比较清晰的政策,比较鼓励创新。所以我呼吁大家要算大账,不要算小账,不要在乎个人内部是不是不平衡,要看整体创新氛围能不能够激励大家创新。我觉得做好这个政策是对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还有一点,是资本方面。大家知道,我们作为企业也好,还是沈南鹏作为风险投资私募资金也好,他们在投资的时候往往会看很多因素,团队也好,政策也好,市场也好,我们比较关注成功概率大不大。所以我们希望看到地区的创业环境能够形成一环,我们感觉成功概率会差不多。这里面需要政策,需要高校,需要人才的支持和配合,资本才会敢”下注”。所以今天也很高兴看到特首说批了二十多亿,我觉得这样大家“下注”才会更有信心。这个氛围是要大家烘托起来的,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于团队,我也有一些个人的建议。比如,一些创业团队怎么利用好我们的香港X创业平台。也就是说,如果通过这个平台用好我们的导师,好的项目需要导师review,然后客观的判断,有些项目他们个人可能要投资,这样他才会有代入感,他会更加的积极,会给出真的很好的建议。能不能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因为单打独斗是非常难的,我们腾讯过去也是有五个创业者一起做,互相互补才有可能成功。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找到很多资本,成为资本对接的平台。第二个给创业者的建议就是,关注跨界的部分。因为一个产业已经做得很久,已经是一片红海,我们现在看到用新技术在两个产业跨界部分往往是最有机会诞生创新的机会,那可能是一片蓝海。腾讯的历史也是这样,当年做通信的没有我懂互联网,做互联网的没有我懂通信,所以我做起了当时的QQ,包括现在的微信。这就是抓到了一个跨界的点。大疆也是,它是无人机,也是flying camera,这两者本来是不同的,本来一个是航模一个是摄影,但是大疆把它们结合在了一起,一下打造了一个市场。我们现在看到金融科技,还有生物科技,还有很多材料,包括机器人,这里都融合了很多学科,跨平台,跨产业的融合机会。我觉得大家应多关注融合跨界的部分。最后一点,团队要多利用全球的平台。因为当今时代已经和我们创业那时候不一样了,我们当时什么都要自己做,现在已经有很多开放平台,全球有很好的云,社交网络,电商平台,国内也有腾讯的一些基础设施提供这些服务。创业者要专注解决生活中如何提高效率,以及如果解决“痛点”,把精力聚焦在这一点,其它的东西可以利用平台来帮你。比如前不久我们组合的一个财团,收购了芬兰的最大的一间手机游戏公司,用86亿收购了其80%的股份,也就是估值超过了100亿美元,这是一个仅仅180人的公司。这个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要知道芬兰才500多万人,比香港还少,为何能诞生如此大的科技企业?正是因为他们运用了全球的云技术,以及服务外包,让他们可以专心集中于最核心的创意部分,我们今天才看到了他们的成功。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香港过去一直在不断地转型,从制造业,再到外贸,再到金融。我相信未来,科技产业是香港转型的必经之路,我也预祝我们的平台成立能够打开这扇门,也希望政府多多支持多多帮助,把预算不断的提升,谢谢!来源:行行出状元
马云、马化腾、柳传志这些大佬曾对创业者说了哪些金玉良言

马云、马化腾、柳传志这些大佬曾对创业者说了哪些金玉良言

话不惊人语不休,互联网时代,大佬们个个都是“鸡汤”帝。前不久,王健林一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瞬间爆红网络。网友直呼“看来我的人生得破罐子破摔了!”小编扒了扒互联网,发现这些大佬们煲的“鸡汤”还真不少,比如马云:我有生以来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创建阿里巴巴,我明明只想做点小生意。像小编这种码字狗,喝再多的“鸡汤”也没法孵出“小鸡”!大佬们的“鸡汤”要悠着点喝,不过,大佬们的金玉良言还是可以借鉴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向前看两年,少许诺多兑现李彦宏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残羹冷炙。“这个项目多久可以完成?”“6个月。”“4个月行吗?给你加50%的报酬。”“对不起,我做不到。”这是在李彦宏创业之初和一个客户的一次对话。后来,这个客户告诉他,对于李彦宏的拒绝,他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反映出李彦宏是一个很真实和稳重的人,这样他的产品在质量上一定会有保证的。360创始人周鸿祎:创业者不该把时间耗在各种鸡血会议周鸿祎说,“现在怪象:刚办公司就自封创业领袖热衷媒体炒作。创业者不在屋里琢磨产品修炼内功,时间耗在各种鸡血会议,没做过企业和产品的传销专家变为讲课创业教练,一夜之间创业教练比创业者还多,硅谷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创业会议和培训讲座,融资多少成为成功标准,嘴皮子成为第一生产力。更滑稽的是,没做成过任何产品没啥业绩的年轻人纷纷纂写回忆录试图指点江山,写文章打嘴炮给自己贴金确实比做个符合用户刚需解决痛点的产品要简单太多,总有人以想个不靠谱的点子就可以走捷径呢,做产品犹如生孩子是个极其痛苦的过程,没吃过苦就到处纸上谈兵,卖弄浅薄无知,自嗨之外只能误人误己。创新工场CEO李开复:防止「逢会必到」的风气,避免「纸上谈兵」的陷阱李开复曾说:虽然可以看到年轻人对创业的热情,但是更让人担忧的是我看到这些问题背后是一批热情有馀,理解不足的年轻人。我担心他们热衷于参加各个活动讲座,只看到创业者光环,听到创业宏伟梦想,而对创业的看法过于乐观,甚至天真。全世界没有一个创业家是靠空想而成功的。点子一点都不值钱。你的点子如果只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那几乎一定是没价值的。就算你的点子很好有价值,我保证世界上有一大批人有同样的好点子。你们谁会胜出就要看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快速执行。创业活动对年轻人是值得适度参与的,可以听到很多过来人分享经验。但是有些年轻朋友们听了很多分享会、读了许多书和文章,形成了一种「逢会必到」的风气,反而掉入了「纸上谈兵」的陷阱。如果没有真的跳下去参与或主导创业,只听分享根本没办法真正了解创业者的世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创业者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对自身真正有用的知识柳传志在一次活动中说:“我们应该怎么去学习,我觉得也挺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把自己放到里面去参加论坛,或者去看书等等。能不能把自己摆进去、放进去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在参加有些论坛的时候,觉得有些朋友好像主要把参加一个什么活动,或者看了什么书作为谈资,我今天见到谁了,跟谁照了相了等等。其实并没有认真地去学自己要学的东西。”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放低目标、打磨产品对于创业,马化腾曾说:一是不要一开始就设定宏伟目标,而是把目标放到最低,事情是一点点细致做出来的。只要埋头过完自己的坎,自然会有人分心落后。“不能指望说要做10亿或多少亿,如果我们当初这样想早就死了。这会左右你每一步动作,接下来你会发现很多细小的事情都不做了,看到服务器有问题也不紧张,老想着10亿100亿怎么搞,那就完了。”他还说,如果放在今天他创业,顶多做点小软件满足自己的爱好,表达了对时势的敬畏。二是要看做的事情有没有用户价值,只要事情做对了成本就不会太高,有价值、不放弃就肯定有回报。三是产品打磨得好用一点,用户自然会体会到你的心意。“我们的好产品全都是这样琢磨出来的。腾讯的成功最初是运气,后面就是跟整个团队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生活远比创业更重要马云曾说,傻瓜用嘴讲话,聪明人用脑袋讲话,智者用心讲话。创业者一定要想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你想干什么?不是别人让你干什么,也不是因为别人在干什么,而是你自己到底想干什么。第二,你需要干什么?该干什么?而不是你能干什么。”马云坚信,“这个世界上比你能干、比你有条件干的人很多,但比你更想干好这件事情的,全世界只有你一人。”因而创业者不仅要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承诺,还要给自己一份坚持。阿里巴巴13年创业路印证了这一点。马云还称创业是人生生活中一个很精彩,很有意思部分,但生活远比创业更重要。希望创业者不要因为创业而成为剩男剩女。小米创始人雷军:公司可以死,但做人不能失败!信用对每个创业者是无价之宝雷军曾说:“90%的创业项目会死,幸福的是少数,不幸福的是多数。公司可以失败,人不能失败,你在处理事业失败的时候,要让自己获得一个好口碑,这样你就获得了下次东山再起的机会。我做天使投资成功率比较高,成功率比较高的秘诀,一般不会在外面讲。其实最重要投资经验是什么?我有一半以上的项目死了,我会再给项目负责人第二笔钱,或者他的公司转不过来,我会借钱。我觉得绝大部分项目都会出现问题,关键是怎么处理好,以后自己还能重新开始。我们投资人天天看到一堆的公司,失败是正常的,成功是不正常的。关键问题你怎么处理好每一件事涉及到信用的时候,信用对每个创业者是无价之宝。”新东方创始人、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俞敏洪:创业者不要过于信口开河俞敏洪曾谈到了一个创业者的领袖精神,为企业制定出理想、目标、价值观,不要过于信口开河,而只是说跟着我干可以变成亿万富翁的做法,他并不欣赏。团队在主打概念之外,一定要把背后的大的商业逻辑想清楚。比如最早新东方曾考虑过投资超级课程表,但因为余佳文的一句话,让自己立即决定放弃了项目跟踪,这就是最近引起波澜的那句“明年拿出一个亿利润给团队进行分配”。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创业禁忌 追热跟风宗庆后说,投资者、创业者不应“迷信”一些热门的东西。正如目前企业界和创业者们所热衷的“互联网+”,宗庆后认为,不乏有部分人士盲目跟风,且有“夸大忽悠的嫌疑”。互联网在制造业上的利用,主要是用来提升效率,但不是什么都能用到这些技术的。”在宗庆后看来,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能过分扩大其作用。在国内与国外看来,国情发展的不同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都应该考虑在内,还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完成生产和技术的结合。李嘉诚:与人为善、遵守诺言,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李嘉诚曾说: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意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如果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注重自己的名声,努力工作、与人为善、遵守诺言,这样对你们的事业非常有帮助。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来源:行行出状元
罗永浩靠情怀为创业交了四年的学费

罗永浩靠情怀为创业交了四年的学费

自从2012年罗永浩宣布做手机开始,在这四年的风雨飘摇中,锤子科技“被媒体倒闭 6 次,被收购了 5 次”,甚至还被用户起诉上了法庭。罗永浩一次次的站了起来。有好事者对比罗永浩前后的多次的公开发言,提供“打脸”的证据。但老罗说,怕对不住企业、同事、投资人。所以,必定要做很多的妥协。前几天,锤子手机的新品M1、M1L在上海发布。发布会的现场座无虚席,然而,相比新品本身,很多人更好奇的是来自相声界的罗永浩如何延续手机的故事。这次的发布会,大众和媒体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曾经那个“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罗永浩确实改变了很多。或许过去四年就是罗永浩为手机上行业交的“学费”。1、做企业,一定要保持冷静《教父》里边有一句很出名的话,「不要愤怒,它让你失去正常判断」。曾经的罗永浩,身上有很多棱角,吸引了一大批锤粉,也得罪了不少人。首先,他偏执。曾经炒的沸沸扬扬的和王自如关于手机性能的对战,并没有让他站到是非的制高点,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以大欺小”。其次,他什么都敢说。刚入行时直白地晒出整个制造行业的“底裤”,只是让他四面树敌,疲于应对不知何处的暗箭。后来,他想清楚了,作为企业负责人,绝不能过于任性。你可以不违心说很多话,但你可以选择不说。现在的老罗,更多称呼业内相关方为「友商」,不轻易批评或过于赞扬对手,少了很多是非;而对企业的关键数字守口如瓶,解释说“制造业相对复杂性,自己讲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会带来相关利益方出乎意料的反馈”,让大众看到了他的“克制”。2、不能忽视产业链的作用有些创业者觉得,只要我做出牛逼的产品,有用户为产品买单,就够了。罗永浩则在这上面遇到过“坑”。即使订单量大,产品供应链如果跟不上,干着急。锤子科技在 2014 年举行的第一代手机——T1 发布会,但产能严重不足,花了 4 个月时间才解决量产问题,不仅让发布会的余温白白散去,而且让很多下了订单却迟迟拿不到货的用户转向其他手机,极大地影响了锤子 T1 的出货量。最终,罗永浩和团队商讨后,不得不大幅降价来清空库存,这也是锤子科技去年大幅亏损的原因之一。踩过这个大“坑”之后,罗永浩少了对供应链的盲目自信。如何筛选合适的供应商,如何把控供应商的生产质量,如何与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构建稳定的利益共同体,甚至如何博弈,都成为了需要探索的命题。针对此次的 M1 发布会,锤子科技提前在诸如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多个渠道备齐了 50 万台现货,让消费者当晚就可以买到。据说,很快便销售一空。3、先做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如果说锤子 T 系列和坚果,是罗永浩立足增量市场,希望聚集起「天生骄傲」的一群人。那么此次 M 系列的发布,则是立足于存量市场,先解决广大用户“使用手机”的刚性需求。罗永浩的转变,其实是个必然。仅仅依靠硬件挣钱,很难;仅仅依靠一部分标签人群来带动硬件的销售,更难。而且出货规模又会进一步压低企业利润。所以锤子做了 M1 这款“讨巧”的手机,以期能够实现出货量的爆发,给合作方和投资方以信心。你在其他品牌上看到的亮点,锤子几乎都有。配置高级,拍照也好,续航一流,充电也快,并设置了一个低价,“全无槽点”,让你难以找到不购买的理由。在工业设计上,罗永浩放弃了标新立异,回归了「实用主义」,外观像极了苹果,当然也采用了圆形Home键。在操作系统 Smartisan OS 上,M1 新品做了体验方面的微创新,推出了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7%)、big bang 语义识别(按词组拆分选择)和 One Step 的侧边任务栏(类似快捷键的操作切换)。这些功能特性真的是消费者“刚需”吗?至少现在来看,锤子 M1 的出货量还不错。或许,对于锤子手机来说,先做一款大众普遍接受的手机,争取存量市场的份额是更好的方式。然后通过操作系统的开源,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在Smartisan OS上开发应用,走苹果软硬件一体的销售之路。但当年乔布斯能够让苹果手机依靠硬件挣钱,首先是因为他通过触屏创新改变了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重新定义了新市场的规则。对于锤子来说,这个“奇点”会存在于哪儿呢?来源:行行出状元
刘强东揭秘创业公司死亡原因

刘强东揭秘创业公司死亡原因

刘强东说,从2004年做电商到今年已经快12年了,过去这么多年,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未来不管是互联网怎么发展,出现什么样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概念,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国家可以打破经济的基本规律。死掉的创业公司,几乎都违背这4点最基本的经济常识。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根据我12年创业经历发现的一个基本规律,叫“一拖三”。不管是在哪行哪业,一家创业公司能够取得成功,有四点最重要,而且这四点基本能够判断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价值。一、团队人确实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做企业的想法都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好玩儿,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老潘出的书我也看过,最早创业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大学毕业到工作两年之后,我的创业原因也非常简单,我的外婆那时候生病在床,需要很多钱治病,钱都要靠自己家人筹集。我就是想着赶紧创业,赶紧赚钱,不用让家里卖粮食,让外婆有钱治病。所以都是非常简单的目的。一直到2004年做了电商之后,自己开始了解什么叫商业模式,一直到2007年,我才知道什么叫风险投资,才拿到第一笔融资。2004年前,我们做了六年的传统零售,那时候内部制定了一个“倒三角”的体系。京东商城用了十几年的体系,最底下的是“团队”,是最基础的。今年,我们投资了几十家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昨天,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关闭了,当然,并不是这个创业者自己的能力问题,确实是行业选择,对融资的把握,现金流的控制等等因素影响。作为一个初创企业,缺乏一些经验,我们相信,如果再有投资,我们会坚定再给他钱,因为我们看好这个团队,看好这个人,都是一帮很聪明的80后,很能吃苦,很有激情。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团队都是最重要的。比如IT行业,我们都知道IBM,在80年代、90年代初的时候,IBM卖一台电脑/PC机净利润可以赚到一万块钱,他主要卖大型机、小型机,卖一个都可以赚几十万美金。但是90年代PC机还是暴利的时代,所有包括咱们中国联想、宏基、戴尔等等都在纷纷做PC机的时候,IBM居然说要转型,要做服务,做软件。而且大家可以看到,转型了之后,整个IT行业就只有IBM,虽然最近半年IBM也遇到了新的困点,我想他们还需要一次转型。任何一家企业,一般7年-10年都会遇到一次大的转型。至少IBM在90年代,整个PC行业非常有利润的时候,他就预见到了未来,转型做了软件和服务,这奠定了IBM过去20年,在80年代做IT的那一拨厂商里面,只有IBM市值维持了20年的高利润,为股东提供了丰厚的回报。为什么?核心就是IBM的团队在适当的时候提前能够做出转型,找到行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发现IT行业开始从这个硬变软的过程。如果说创业失败了,只有一类企业,就是跟政策高度相关的一些行业,靠政策吃饭的行业,失败了可能确实不是因为团队。大部分企业死掉基本都是因为自己团队不行。我们中国很多企业经常会说,我这个企业困难是市场不好,消费转型等等,其实核心还是团队没跟得上。创始人对这家公司是要承担绝对的责任,所以我也常说,如果有一天京东的业绩和增长不好,涨不上去了,业绩大幅度下降,往往都是我们核心管理团队,特别是以我为首的核心管理团队出了问题,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任何一个人的资源、能力是有一个极限的,每一家公司可能都有发展瓶颈的时候,团队很重要。二、用户体验不管做产品还是做服务,做硬件还是做软件,是在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最核心比拼的是你的用户体验。经济发展了几百年,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成功的过程中都是因为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IBM就是如此,转型成功是IBM找到了大企业有一个软件和服务巨大需求,他的用户体验会做得更好,所以成功了。微软也是如此,苹果公司更是如此。三、成本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把这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最后都是有问题的。大家可以看看,最近二三十年以来,全球不仅仅是互联网,就拿传统的行业比如航空公司来说,十几年来,航空公司几乎在任何国家都变成了包袱,投资航空公司的很少,航空公司资源很多,但是市值很低,大部分是亏损的。结果美国出来一个新的航空公司,最近十几年,除了中国之外,全球航空公司70-80%的利润被一家公司拿走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在别人玩儿了四五十年的航空业之后,通过他的管理,把航空的运营成本大幅度下降,给以票价很高的竞争力。全世界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的第一个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京东集团做的商业模式——零售。贝壳的交换,物品和物品的交换,就是社会交换的过程,也就是零售的过程。大家知道,最近一二十年,美国有一家Costo,今天,我看到我们中国有家媒体报道这家公司为什么成功了,标题写的是Costo把毛利率压到了10%。这点跟我们过去资本市场很多投资人的理念是相悖的。我从第一轮融资到我们上市,我有几个原则,首先一点,成本比毛利率更重要。当然很多人不明白,他们认为,所有公司毛利率最重要,谁的毛利率高就投谁,谁毛利率低就不投谁,看到我们商业模式毛利率这么低就全跑了。其实核心不应该是看一家公司的毛利率,而应该看这家公司的成本。为什么把毛利率做到10%还赚钱,而沃尔玛今天是24%-26%的毛利率,因为Costo把毛利率压到了极致。如果把其它所有的新兴业务与零售无关的业务全剥离,这家公司的费用率不到10%,因为他有巨额的会员费收益,他公司在全球的净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Costo的成功是因为把零售行业的成本,过去整个行业需要15%-22%的成本一下子降到只需要10%就可以了,去销售产品,而且能够获取利润。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四五年前,在微博上有很多人耻笑我,我那时候说过一句话:京东成本比毛利更重要我希望能够把京东的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因为自己的成本降低之后,才有持续的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如果成本没有下降,只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低价,最后注定是死路一条。四、效率四五年前,我说公司现金流比利润重要,核心说的就是效率。现在大家看一下我们的成本,如果把京东金融、京东智能、京东到家,把云的投入,所有跟京东商城无关的新兴业务剥离的话,京东的成本也是不到10%。大家看所有的零售行业,比如,国美、苏宁、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等,他们的费用率至少是15%。如果京东把食品、书籍这些低值的东西去掉,只看电子产品的综合成本加起来不到8%,跟国美、苏宁相比,我们成本降低50-60%。看一家零售公司最核心的效率就是库存周转天数。国美、苏宁大概是一万多个到两三万的品种,他们的库存周转大概是60-70天,京东在库管理的200多万个品种,品种数量是国美苏宁的100倍,但是去年,我们的库存周转天数却是30多天。所以大家按照这个原则,你可以说,今天市场上成功的公司都是做到了四点,在优秀的成功的团队基础之上,你只要把用户体验,成本或者效率三者,至少做到一点,同时另外两点又没有减损的情况下,基本上就可以算成功。什么叫没有减损,千万不要说只要用户体验好了,你一定能成功。我们最近内部在分析最火的O2O项目,很长时间内部一直是两派争议,我当时也是“怀疑派”,因为我一直算不过账来。比如上门洗车的例子,三个人,骑个小三轮,弄水骑到你家里去,弄半天,洗完走了,三个人大概一天只能洗两三辆车,本来你开到店里洗车的时候10-20块钱就洗完了,结果跑到你家里三个人,成本大幅度提升,效率大幅度下降了。有人说用户体验大幅提升了呀,但是你的好的用户体验是建立在成本上升,效率下降的基础之上的,即使带来了一些利润,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也很难成功。再比如说京东,大家都知道我们用户体验很好,今天这么多人在京东有过消费,非常感激和谢谢大家。如果我们把用户体验做得更好一点,可以更简单一点,不用做几个快递公司,全部用顺丰发货,我所有的货都备无数,在全国弄500个库房,每个库房离你家只有500米,你买什么都有现货,15分钟送到家,出了问题全额退,这个体验肯定是最好的。但是这样,你的成本大幅提高,你运营的库存周转天数大幅度拉长。光有用户体验的成功,最后并不代表我们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成功,这一点也是我们今天移动互联网很多创业者存在的问题,忘记了成本和效率,老是强调好的用户体验,以为有用户就能赚钱。所以,不管做什么创业,不管干什么,一定要回归商业模式的本身。如果商业模式有问题,短时间可能很好,有一天出问题会更快,很显然已经违背了常理,这就是我们今天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已经有很多新兴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模式是严重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常识的。创业者的公司如果出现困难,我希望大家第一个时间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团队有没有问题,如果经过思考,您能够确定商业模式没有问题,团队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剩下唯一要做的一定要坚守、坚守、再坚守,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能再坚守的时候。商业模式有问题的话,或者团队出问题的话,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否则再坚持下去就是无谓的坚持,浪费自己的青春。各位创业者在设计自己的公司的时候不妨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你的团队有没有比别人强一点?· 你的用户体验有没有比别人好?· 有没有降低行业成本?· 有没有提升行业的效率?四点都做到了,我告诉你,终究会成功!但是有两点你不仅没做到,而且是比别人成本更高了,效率更慢了,即使你现在发展很快,我也建议你趁能卖掉早点卖掉。五、现在仍是创业最好的时刻一个国家,当GDP增速下来,出口不行,这些国家都发生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品牌崛起,松下、索尼是在日本GDP增速低于8%的时候,三星、LG崛起也是韩国的GDP增速降到8%以下的时候。为什么?我刚才说了,是竞争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当过去的粗犷式的、消耗资源的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圈一块地,压榨农民工的方式就可以赚钱的日子,没有什么价值,失去了怎么办?逼迫创业者潜心思考生存的问题。未来20年,就是全球化的中国品牌崛起的时间,也只有走到那一天,中国才是真正全球化的一个国家。没有企业的全球化,这个国家在全世界的业态里仍然是相对比较有限的。未来十年技术高度发展,各行各业都会迎来很好的机会,这是我们在座创业者未来十年可以说是百年不遇的美好的、非常大的机会。大家不要想赚快钱,想跟风,比如今天上门洗车好了,我也去做;送盒饭好了,结果又去送盒饭了,全部都是抄袭已经同质化的竞争,这些注定是要失败的。每个创业者有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分析,技术的进步在哪些行业会带来哪些机会?我该找什么样的合伙人,投资人,该从哪儿起步,要做一些分析,不能盲目抄袭、跟风。即使像BAT、京东已经存在的领域,你只要能找到一个有别于我们的一个特殊的竞争力,都可以做。2004年我做电商的时候只有36个兄弟,其他什么都没有,我们没有融资,没有技术。2004年,中国电商什么状况呢?阿里在2001年已经拿到10亿美金雅虎的投资,当当已经拿到C轮融资2750万美金,卓越网已经是7500万美元卖给亚马逊,美国有一个做IT起家的,专门做B2C的电商,叫新蛋,在美国销售额是20亿,每年净利润是5000万美金。而我们什么都不是。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能够起来,核心就是我们一路走来没有抄袭、模仿任何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我们一直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的。我们花了10年把品类全部扩充完,但是后来做B2C的,一上来花一年两年就上了几百万,几千万的商品,但其实企业后端的供应链根本没有。你必须要有创新,要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无关于BAT跟京东在不在这个行业,在于你的创新有没有给客户带来有用的价值。来源:行行出状元
2017年的罗永浩也有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

2017年的罗永浩也有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

20日,罗永浩在斗鱼直播间做客,进行他的直播首秀。直播在线人数最高达到了49.6万,整个屏幕被弹幕霸占了。罗永浩虽然转行做手机,但是罗粉还是非常多的。对于罗永浩创业四年来,争议是非常多的,不论是罗永浩的粉丝还是网友都有很多问题要问。昨天,罗永浩在他的个人微博上发布了长篇问答的文章,回答了诸多网友对锤子科技以及他本人的疑问。网友提问罗永浩是如何把那么多人才号召在一起的?罗永浩回应称,和所有人类创业故事一样,都是千辛万苦把那些有理想、共同价值观的人哄来的。在整个创业的过程中,有最重要的三件事:做事要坚持不懈,百折千折万折不挠;要每一轮都能融到钱;要有好运气。罗永浩还给文青创业提了个醒:“对创业来说,价值观和理想主义始终都是严重加分项,但不是必要条件,否则解释不了那些成功的流氓公司。但令人安慰的另一个统计学事实是,整体上,有价值观、有理想主义,不唯利是图的企业更容易做大。”进入前有华为、ov、苹果挡道,同级的有魅族、小米争抢的手机行业,网友们自然很想知道罗老师的新年目标是什么。罗永浩说:“未来的目标是在下一代人机交互革命的时候,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角色。明年的目标就很小,要赚钱,比方说先赚它一个亿。”原来罗永浩也有个小目标呀。网友们也是很关心老罗的,从一个广为人知的相声演员转身投入陌生的行业,老罗过得快乐吗?老罗坦言,在和平年代,不打江山,不混黑社会,想不到有什么比创业更过瘾的。很快乐,但实在太忙了,觉得对不起家人和朋友。并表示,在创业路上最幸福的事情有两件事:1、 前面昏天黑地忙了五天之后,周六跟几个骨干产品经理讨论一整天产品细节(前提是他们事先准备得很好,我前一天睡得很好);2、周六做好了加班一整天的准备,结果事情进展异常顺利,一两小时就结束了,提前七八个小时回家给家人惊喜。对于未来锤子手机的市场预期是多少份额,什么时间能达到这个预期?罗永浩表示,希望未来三五年做到中国前五名以内,再用三五年做到全球前三名以内,到时候手机差不多也该被下一代计算平台淘汰了。而且暂时不打算做实体店。小米最先开始也是做手机的,但是做着做着从手机到电饭煲、净化器、音响等等,变成了一个杂货铺。而专注做锤子手机的罗永浩是否也会做一些相关的周边么?罗永浩说:“我们95% 左右的精力还是会聚焦在手机上,也会做一些数码周边,以释放我们过剩的设计能力。因为在配件领域设计师更容易发挥,手机对设计师来讲,是一个人身上带着四个镣铐在跳舞,所以我们希望设计团队把过剩的设计实力在数码周边产品上释放。为了未来的科技生活,我们也有一些尝试性的东西在做预研。但在公司实现彻底盈利之前,95% 的精力还是集中在手机本身。”罗永浩还希望,下一次计算平台的革命中,希望锤子科技成为领先者,或至少是第一批追随者,也希望因此能把公司做成国际化的大公司。来源:行行出状元
李国庆:在当当17年总结了5点生存之道

李国庆:在当当17年总结了5点生存之道

1、创业的对与错19岁,我考上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那里度过了4年。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曾策划写一部专著《中国社会改造之我见》。当时北大社会学系主任袁方教授和台湾社会学界的泰斗杨国枢教授对我说:「你就做学术吧,我包你30岁成名成家。」从那时起,我开始对图书出版有了兴趣。快毕业的时候,我编译了一套《你我他丛书》,类似于《心灵鸡汤》这样的人生观读物,首印90万册,大概可以赚64万,等于两辆奔驰。书的首发在武汉,其中一本书的名字叫《乘9路车去天堂》。但我不知道,在武汉9路车是开往火葬厂的。我真正开始创业是在1999年11月,当当正式上线运营,和阿里巴巴同一年。之前我在纽约见了索罗门公司的CEO、NBA总裁、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而他们给我的建议是:中国正在发生巨变,你应该坚持创业。就在当当宣布开始营业的一两年,中国的网上书店业务经历了一轮爆棚,最多的时候有三百多家,因为1999年互联网很时髦。我们搭了非常豪华的团队,有来自微软的市场总监,来自Intel、贝塔斯曼的技术总监。结果2000年底泡沫破了,上市无望,期权成了废纸。公司就剩下几个人,我差点就去仓库发包裹了。17年过去了,当当做对了哪些事情,错过了哪些事情,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真的需要去认真回顾一下。如果要说我做对的和做错的,有两条:做对的事——没卖。2004年时,我们的销售额大概才1个亿人民币,亚马逊要以1.5到2亿美金收购当当网。我说不卖,我告诉董事会和投资人:再给我三四年的时间,当当能翻一番。6年后我们在纽交所上市,IPO当天市值20多亿美元。错过的事——卖少了。我们是在海外主板上市的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这让投资界对中国的电商的关注热开了锅。投资人都很疯狂,凑起一支基金,找一支创业团队,就对人家说,你们看看李国庆他们两口子,烧了四千万美金,现在值20亿美金,我加倍投给你们烧钱,你们干不干?那时候,随便一个团队说要做电商都能拿到一两亿美金。那我后悔什么呢?如果我有预见性,我上市时候就不应该只融了3亿美金,在高市值的时候,我可以稀释更多股份。但是我没有,导致后来当当被严重低估了。现金就是核武器,如果有更多现金,我就可以在更多的垂直领域,再做上两个NO.1,但现在时机是不行了。当四五十亿美金都铺在那儿时,你想找一个细分市场,做到NO.1已经不容易了。我这个人一是经常口没遮拦,经常得罪人,二是放不下一些坚持。性格决定命运,也让我丢掉了很多块市场。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早些年很多大牌的化妆品,比如SK2,兰蔻,娇兰,根据法规是不给网上授权的。我们可以从批发市场,从购物中心进货再卖,但就无法对货品保真。其他很多网站这样做,这些大牌代表处的总裁们一来中国就对我们说:恨死那些盗版、侵权、卖假货的网站。一旦法规开放对网上的供货,我们一定第一个想到的是当当。多年来,我们就等待着这一天。但没想到后来放开了,给网络供货了,他们不但首先没想到当当,而是想到去找到那些卖假货的网站,说我们给你授权,请你把那些卖疑似假货或假货的给请出去。因为那些网站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流量,从卖假货的过程中也成长起来了。2、生存之道在当当17年的发展中,我有以下心得。第一、一切竞争概念都是差异化竞争。不管是跨境还是国内,不管是电商、传统零售还是传统制造业。我一贯的主张是差异化竞争,打造竞争优势和门槛。千万别走过去十年中国电商的老路。而且你会发现,即便过去十年,靠山寨成功的,都是找到了他模仿对象的软肋并且重新树立自己的优势。第二、我认为电商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类。品类说起来不那么刺激,这是个慢工。我奉劝那些大佬,这不是你有多少钱就能决定的,你不可能把每个品类都做到第一和前三。当时有战略顾问说,如果你们不选择数码,那么过两年京东会比你多赚很多,你们羡慕吗?我们说不羡慕,我们要干我们会的事。在零售行业一个企业有目标品类、竞争性品类、便利性品类,这对于电商也适用。目标品类是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品类,让顾客一提,现在网上买书去哪儿?当当。这是目标品类!那竞争性品类呢?可能在顾客提及率里排名第二、第三,当当选了婴儿用品、家居家纺。这在竞争层次里是非常重要的,而靠卖手纸、矿泉水为了引流,等有了流量再卖高毛利率的,是个错误命题。第三、不要想着大市场,越是细小领域的颠覆性创新,门槛就越高,巨头也打不过你。最开始互联网的空间很大,诱惑也很大,好像多做一点就能多赚很多钱。所以京东要卖书,苏宁也要卖书。京东苏宁手里有10亿、20亿美金,当当就两三千万美金,立刻股价哗哗下跌。但当当没有输掉,我们按照服务细分、按照档次细分、按照类别细分,市场份额还增加了。当你遇到列强的时候,就要巧取。巧取的唯一办法是更加细分定位,这就是列强的软肋。当然,当当也曾经走过弯路,就是想要做媒体,这也是互联网公司经常犯的错误,因为当时在网上确实是另有一片天地,很多荒地需要开荒,于是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第四、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我们强调的是相关、相近的经验。我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的公司也是人才济济,但是没用好。当当既然定位于大型网上邮购书店,我们需要的是营销、采购、物流等方面的人才,营销这一块是新华书店薄弱的,我们就不从新华书店找;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在采购上,精英都在新华书店内部,我还在挖。还有我们的库房管理员,一定要来自大型零售书店而不是出版社。第五、要把经营的理念、账目算清楚。具体来讲有以下三点:1)产品线和业务的控制,比如当当一定要做有毛利的销售额,而不是花钱买销售额。2)各项费用一定要控制在销售额的一定的比例内,并且逐步缩小。3)经营思路上的控制,作为一个零售店我们决不包书,并且坚持要正常的、一定比例的退货率,事实上很多零售店都垮台在剩了一堆库存。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当当要的不是「淘你喜欢」,不是「第一次网购在当当」,不是「给你选择」,而是「帮你选择」。比如萨其马,当当不会给你整上几种供你挑来挑去,只会精选两种供你选择。如果大家平均增速是80%,我建议优秀的企业做到160%,这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3、关于资本的三件事2000年4月,当当成立后的第一轮融资顺利完成,我拿到IDG、SOFTBANK等800万美元风险投资。从这儿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和资本共存的时代,对此我要说说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关于烧钱,我是保守派。一开始投资人逼着我们疯狂烧钱,他们还做了一个电脑评定,说我们烧钱太慢,让我们赶紧打广告。我问烧完怎么办?投资人说,过半年再融资。我又问,那我们股权过分稀释,估值不值钱怎么办?投资人答,现在值2000万美金,过半年就值2个亿。我再问,那顾客数、回头率、销售额呢?投资人答,不用管这些。但我们没有按他们的方向走,结果证明我们是对的。其实,创业团队就不要听华尔街的,华尔街投资人半年变一个风向,最后还是要企业自己研究,怎么给股东、顾客增加价值,跟着跑不行。投资人一投一个行业,只要有一个企业成功投资人就赢了。但过分亏损却会导致创业团队每一年都要找钱,结果从估值到企业全部都控制在投资人手里。融资只是创业过程的催化剂,而不是创业的必要条件。创业者自己的蛋自己孵,资金只是改善孵化的温度和条件。第二件事:一定要争取主动权。2001年资本寒冬的时候,我亲眼目睹了无数IT创业家被资本逼「下课」的无奈:王志东出走新浪、王骏涛被迫离开8848。这让我明白了一个真相:企业家创业起家的能力是重要的,但如果不控股,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董事会开掉。2003年,当当也爬上来了,这时候,一想我们怎么占那么少股份啊?怎么周鸿祎在360占这么多呀?但又不能翻旧账、搞土改,要有契约精神。后来我就找了一个专业人士,给了我两个建议,(1)用未来找新投资人,新投资人愿意给你们增加期权,这样就能弥合跟老股东的矛盾。(2)这个专业人士说辞职也是正常手段,如果老股东、老投资人舍不得你辞职,有可能答应你的条件。我就发了辞职信,我祝愿当当好,但是我重新办一个,我六个月内保证不从当当网挖人,一年的竞业禁止。一年后我重新办一公司,两年就超过当当网。大家都劝我,咱不要搞自杀式袭击嘛,这几个原因加在一起,这个坑就跳过来了。第三件事:期权是我最大的战略。如果你是一个厨子,你办的餐馆不用装璜那么好,你就使劲把菜做好,使劲给员工期权。2010年当当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总市值相当于京东的1/80,唯品会1/23,聚美优品的1/5,所以我们提出私有化退市。这次的私有化有意思极了,好多风险投资都来了,因为都知道当当被低估了,说能不能他们来参与。但我们这次真正的MBO(管理者收购),把外面60%多的股份都给收回了,给了自己和团队。因为我觉得激发管理层的干劲是最重要的,当当资本比不上阿里和京东,那就得在团队利益激励上超越他们。整个创业历程中我的认知和心态,其实可以参照上市的时候,我发的第一条微博:以我这个样子,道德底线这么高,甲方意识这么强,这么有人文关怀,还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商业成功,我挺知足。来源:行行出状元
盖茨:这三个领域太棒了 创业就该干这个

盖茨:这三个领域太棒了 创业就该干这个

比尔·盖茨很可能是最有名的辍学生。1975年,他放弃了顶尖大学哈佛的学业并成立微软,后来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盖茨曾回首过去,说他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在计算机刚开始改变世界的时候,自己就痴迷于此。现年61岁的盖茨没有鼓励学生们退学,而且他一直专注在教育领域的投资。不过在回应一位同学的问题时,他还是谈到了三个他认为很有前途的领域,并称如果重新开始追求一份事业,很可能是在这几个领域。而根据雷锋网此前的报道,盖茨也确实在这些领域有不少的投入。人工智能盖茨称,如果现在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最有潜力的应该是人工智能。他也没有免俗地提到了DeepMind的AlphaGo,称之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表明人工智能确实进步了很多。他认为,现在进行的研究很深刻,即将取得新突破。“智能代理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会是惊人的,任何与此相关的事都可以是令人兴奋的终身职业。”能源盖茨称,对可靠、便宜和清洁能源的需求巨大且会不断增长,而现在还没有任何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满足这些标准的能源。所以,他认为能源领域还有很多创新的机会。“能源上的创新影响很大,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达成需要完成的目标。”去年底,雷锋网曾报道盖茨还联合马云、亚马逊创始人及CEO贝索斯等全球顶级企业家,成立了“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基金”(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fund,BEV),其初始资金募集超10亿美元,将会专注于清洁能源创新项目。该能源基金将于2017 年开始投资项目,并持续运营20 年。巴菲特应该也很同意盖茨的看法,因为他的企业集团Berkshire Hathaway拥有美国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而且称要投资300亿美元开发替代性能源。Berkshire还拥有一些风力发电厂,很快就能成为美国最大的风能厂商。生物科技盖茨还认为现在是生物科技的黄金时代,该领域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他认为在对抗肥胖、癌症和抑郁症上,智能创新都有很大的潜力和需求。他提到的最有希望的进展是DNA疫苗。雷锋网曾报道,在2017年初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还对医疗独角兽公司Intarcia Therapeutics 的艾滋病治疗项目投资一亿四千万美元。该项目将开发一个植入皮下的药泵,它将在六或十二个月的时间内,为人体不间断提供抗HIV 预防药物。对于植入者来说,不必记着每天打针、吃药,只需要一年两次、或一年一次给装置补药。来源:行行出状元
富豪雷军为创业甘当平民

富豪雷军为创业甘当平民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举行,各界名人响应号召参加会议,并就所在领域未来发展做出说明演讲。据悉,小米科技创始人兼CEO雷军在两会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小米做空气净化器把价钱定得很低,并称“当时是想如果卖贵了那是发国难财,结果被很多人吐槽卖太便宜了。”雷军作为小米科技创始人,利用“饥饿营销”策略和产品自身良好的性能让小米科技成为国内互联网科技巨头之一,而其雷军本人也凭借着与董明珠的赌局一跃成为网红,如今名声与事业双丰收的他被国人称之为“雷布斯”,可见小米科技在华的影响力非同日而语。据了解,雷军曾经在小米内部问同事,小米在人工智能方面是不是落后了,有同事回答他,知道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就是小米最大的优势。雷军深表赞同,因为现在很多企业都还没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领域,今天领先的企业未必未来会一直领先,今天落后的未必未来也总是落后。雷军说,由于自己很早就完成了财富积累,不需要为养家糊口而工作,当40岁创办小米时,当时就想一辈子不管结果怎样,都要做些不一样的事,就是改变中国国货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加班我就加班,大家吃盒饭、坐经济舱、住如家,我也跟着吃盒饭、坐经济舱、住如家。我觉得要是每天衣食无忧,过着富豪的生活,就没法创业。这也是为什么富二代创业往往容易失败的原因。”在多年的创业投资生涯中,雷军也遇到不少创业者一旦做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膨胀。“创业者住五星级套房、坐头等舱,往往失败率很高,因为他们没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创业者来看待。”对于小米的全球化,雷军认为这事急不得,一着急全是坑,需要有10年、20年的长远打算。“未来5-10年,将是中国手机企业大放光彩的时期,是中国手机企业全球争霸战的开始。”雷军承认三年前小米太着急出海,一下子铺了7个海外市场,结果出了很多问题。后来小米决定放缓国际化节奏,先专注印度市场,结果证明效果很好。据雷军透露,今年小米在国际化市场的重点除了印度,还有印尼、俄罗斯、乌克兰和越南。其中,在印尼市场已经实现本地制造。来源:行行出状元

相关文章

万师傅

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服务去除中间化 服务费可大幅降低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