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投资的文章
王健林:旅游是最好的投资

王健林:旅游是最好的投资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8日在2016厦门国际投资洽谈会上发表演讲,称旅游是最好的投资,并给出了五个理由。第一,旅游投资是国家的产业方向,第二,旅游是最长寿的投资,第三,旅游是最环保的投资,第四,旅游是能发财的投资,第五,旅游是最富民的投资。在谈到旅游是最长寿的投资时,王健林表示,投资的行业是很多的,很多行业投资的时候觉得很好,过了几年,如果研发和更新换代跟不上,可能就会被淘汰。但是旅游就有这个特点,它是一个长寿投资,比如600多年前,明朝皇帝修了武当山,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山,那纯粹是人工投资的一个产业,600多年来人气依然旺盛,再比如九寨沟也是这样。在谈到旅游是能发财的投资时,王健林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国外的例子,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拥有53公里长的细沙,五十多年前黄金海岸的价值被发现后,就有人开始投资了,后来慢慢形成一个城市,成为一个纯粹因为旅游投资而拔地而起的新兴城市。2015年,黄金海岸的过夜人次是2160万,人均8.3夜,稳居近十年来“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也带旺了一个州。“再举一个例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松江河镇,万达搞了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一个在真正的深山老林、岩石山沟里投资建造的项目,算得上无中生有。这个项目,让抚松县在吉林省的GDP排名,由倒数几名变为正数领先。同时,正是因为我们度假区的投资和兴旺运营,让今年白山市的GDP增长、财政收入增长、服务业增长等核心经济指标的增速,名列吉林省第一。这是在整个东北经济放缓,甚至是负增长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成绩,这个城市还是保持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然,上述成绩的取得,我们并非唯一的推动力量。”以下为王健林演讲摘要:今天是国际投资论坛,时间关系我就讲一个主题,是和投资有关的,题目就是“旅游是最好的投资”。我讲五个观点:第一,旅游投资是国家的产业方向。现在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后期,虽然还不能说是没有了可投资的地方,但是总而言之,能获得高收益的、好的投资产业和地区越来越少,相当一部分投资其实还投在传统产业中。那么,这种情况下投资究竟该往哪儿走?旅游是最好的投资方向之一,符合国家产业方向。举例来说,中国人均收入是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中国人的旅游支出只是美国的十五分之一,欧洲的二十分之一,我们的体育消费只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跟我们的人均收入相比并不算大,旅游方面的支出还太少,所以这个方面投资空间、增长空间是巨大的。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投资大幅放缓,首次跌倒了个位数,有人说民间投资更是呈现了“断崖式”下跌,但今年上半年旅游投资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30%,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民间投资。第二,旅游是最长寿的投资。投资的行业是很多的,很多行业投资的时候觉得很好,过了几年,如果研发和更新换代跟不上,可能就会被淘汰。多年前大家想得到的那些很有名的企业,现在可能都找不到了。想维持一个行业长青、企业长青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旅游就有这个特点,它是一个长寿投资。举两个例子,600多年前,明朝皇帝修了武当山,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山,那纯粹是人工投资的一个产业,600多年来人气依然旺盛。再比如,30多年前投资的九寨沟,环境很美,修建了酒店和机场,现在客流异常火爆,甚至到了还需要限游的程度,不是谁想去就能随便去的。旅游投资有个特点,旅游投资时间越长、品牌越响,收益越高。第三,旅游是最环保的投资。旅游投资跟所有投资一样,都要占用资源,但是旅游投资有个好处是一次性占用资源。制造业和一些其他产业对自然的占用是持续不断的,不管是材料、土地,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占用和攫取;相比多数的行业来讲,旅游可以算作是最环保的投资了,旅游虽然也会占用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可供使用的频率高,可以多次利用。而且现在全球提倡减少碳排放,旅游可能是碳排放最少的投资行业之一。第四,旅游是能发财的投资。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国外的例子,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拥有53公里长的细沙,五十多年前黄金海岸的价值被发现后,就有人开始投资了,后来慢慢形成一个城市,成为一个纯粹因为旅游投资而拔地而起的新兴城市。2015年,黄金海岸的过夜人次是2160万,人均8.3夜,稳居近十年来“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也带旺了一个州。再举一个例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松江河镇,万达搞了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一个在真正的深山老林、岩石山沟里投资建造的项目,算得上无中生有。这个项目,让抚松县在吉林省的GDP排名,由倒数几名变为正数领先。同时,正是因为我们度假区的投资和兴旺运营,让今年白山市的GDP增长、财政收入增长、服务业增长等核心经济指标的增速,名列吉林省第一。这是在整个东北经济放缓,甚至是负增长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成绩,这个城市还是保持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然,上述成绩的取得,我们并非唯一的推动力量。第五,旅游是最富民的投资。有很多大的投资,比如基础设施投资,他们好不好呢?好。但是,这些投资所获得的收入,真正分在老百姓手上,还需要有一个转移支付的过程,还需要通过二次、三次分配来实现。但旅游不一样,旅游投资是一次分配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因为不论是做导游还是卖小商品,挣到钱之后都是直接放在自己兜里了,所以一次分配率最高,最能让人致富。也举万达在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的例子,我们这一个项目为至少一万人提供了就业,其中大量的是林业下岗工人,他们原来的收入也就是一个月几百块钱。我们的旅游项目开业后,这些工人每月至少能挣三千块钱,而且管吃管住。项目还带动了周边的乡村农家乐发展,更多老百姓因为这个大型项目而受益。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从财政收入,还是从富民角度来看,旅游投资都是非常好的资源选择。当然了,这肯定不是唯一选择,但是最起码旅游投资在中国是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是最好的投资之一。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论证这一个主题。谢谢大家。来源:行行出状元
巴菲特:投资前你想过这五个问题吗?

巴菲特:投资前你想过这五个问题吗?

日前,股神巴菲特发布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致股东信。同时,巴菲特还写了一封题为《伯克希尔--过去、现在、未来》。在信中,巴菲特回顾了自己在伯克希尔五十年的投资生涯,总结了他的投资心得。以下是信中部分观点的摘录和译文。“捡烟屁股”有什么问题?当我管理资金很少时,捡“烟屁股”的策略还很好用。这一策略的主要问题是捡“香烟屁股”很难上规模。当管理资金较多时,这个策略很难奏效。(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提出“烟屁股”价值投资策略。简单地讲,就是投资者以很低的价格买进一家糟糕的公司股票,然后等股价恢复到合理价格。巴菲特曾比喻说,这就像在地上找到还能吸一口的烟屁股,把它捡起来,点上后就可以免费吸一口。)此外,这个策略往往只适用于短期投资。便宜买来的表现不佳的公司,难以成为强大、基业的长青公司。对于婚姻伴侣的要求要比约会对象高得多。查理·芒格给了我一个非常简单的构建伯克希尔的蓝图:不要试图用非常好的价格买一个还可以的公司。要用合理的价格买一个非常好的公司。并购之时, 二加二能等于五么?CEO们经常忽视一个基本的事实:你在并购中付出的股票的内在价值不应该超过你收购公司的内在价值。…… 用一百块钱换八十块钱,永远也赚不到钱。(即便你的各种顾问都告诉你这是合理价格)我们的建议:当有人告诉你2+2=5时,永远不要忘记2加2只能等于4。 当有人告诉你说,这个想法已经过时了,拉上钱包拉链,度个假,几年以后你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这家公司。集团公司(conglomerate)会有哪些弊病?集团公司在1960年代曾经非常流行。集团公司的CEO常把一个成长中的公司市盈率推高到20倍,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发行新股来买市盈率为10倍的公司。这些集团公司的CEO然后就把收购来的公司并入财务报表。即便收购和被收购的公司价值没有一毛钱的变化,每股市盈率会自动增加。这些CEO们以此来证明他们的管理才能。最后,他们承诺可以无限的重复这个过程,然后不断增加每股净利润。华尔街对这种做法的爱意在1960年代达到高峰。华尔街的家伙们永远愿意放弃质疑,可疑的手段被用来制造不断增加的每股盈利时,尤其是这些杂技制造的合并能够为投行创造巨大的手续费。审计师心甘情愿的为这些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喷上“圣水”,有时候甚至给些建议,让财务数据更好看。对于很多人,快钱如泉涌,就冲破了道德底线。不断扩张的集团公司每股盈利增加不过是利用了市盈率的差异。因此,这些公司的CEO不得不去寻找低市盈率的公司来收购。这些低市盈率公司通常表现平庸、乏善可陈。这种“挑烂桃子”的策略导致不少集团公司成为垃圾公司集合地。不过,有些投资者对此却毫不在意:只要集团公司并购不断,财务数据而言每股收益不断增加。最终,当时钟敲响十二点,一切都会被变回“南瓜和老鼠”。利用股价高估、不断发新股的商业模式,只是在荒谬的转移财富,而非创造财富。不过,这种做法在美国每隔一阵都会卷土重来,虽然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伪装。这些结尾总是相似:钱从容易上当的人手里转到骗子手里。在股市上,这些骗局里的钱常常数目惊人。在伯克希尔,我们从不投资喜欢不断增发股票、再融资的公司。这通常是个明显的信号:这个公司的管理层很浮夸、公司财务状况堪忧、股价高估。更有甚者,这类公司常有骗局。伯克希尔为什么采用集团公司的形式?如果审慎运用,集团公司是一个理想的结构,可以促进资本长期增长。比如伯克希尔这样的集团公司,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更理性的在不同子公司之间配置资本。在伯克希尔,我们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税收等成本的情况下,将资金从前景有限的企业转移到前景更好的企业。此外,我们(在决定资金配置方向时)也不会有任何历史遗留的偏见,公司内部不会有既得利益的压力。这非常重要:如果让马来做投资决策,我们可能不会有汽车工业。此外,我们目前的结构,让我们可以通过普通股来买一些非常好的公司,尽管只是他们的一小部分。这些公司每天都可以在股市买到。他们(的股价)要比同一时期整体收购的价格低得多。伯克希尔需要分拆么?有些权威建议伯克希尔拆分一些业务。这一建议毫无道理。我们旗下的公司作为伯克希尔这个整体出现时要比分开来的个体值钱的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能够快速的在不同公司之间转移资金,并且不用付出税收成本。此外,一些管理成本也省去了。投行的专业人士促成交易才会分到费用。他们常常建议有并购意愿的公司支付相比市价高出20%到50%的费用来收购上市公司。投行的专家们告诉买家额外的钱是用来获得控制权的溢价。一旦买家控制了新公司,很多美妙的事情都会发生。不过几年以后,投行的专家会再次出现,诚挚的要求当初的买家分拆当年买来的公司,好为“股东创造价值”。分拆过程中,母公司当然会失去控制权,不过没有人会为此买单。投行的专家会解释说,分拆出来的公司会表现更好,没有母公司的官僚束缚之后,分拆公司的管理层会更有企业家精神。什么样的投资者可以买伯克希尔的股票?虽然投资伯克希尔的股票风险很小。但是,如果投资者买的价格过高,比如以两倍账面价值的价格,那么投资者可能需要等很多年才会有盈利。换言之,一个合理的投资,如果价格太高,也会变成投机。伯克希尔的股票也不例外。因为市场走势难以预测,伯克希尔股票的投资者应该做好准备,至少持有五年。寻找短期收益的投资者应该看其它地方。另外一个警告:不要用借来的钱买伯克希尔的股票。1965年以来,伯克希尔的股票曾经三次跌幅超过50%。 类似的情况还会出现,不过没人可以预测什么时候会出现。对于愿意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而言,伯克希尔将会是不错的投资。但对于用杠杆的投机者而言,它仍可能成为灾难。什么样的公司算财务稳健?一个公司只有在所有情况下都做到以下三点才算拥有稳健的财务实力:(1)有庞大而可靠的现金流 (2)有大量的流动资产 (3)没有大量的短期现金支付需求。忽视第三点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盈利状况良好的公司,CEO们常会觉得他们永远能够发新债来偿还到期债务,不管这些到期债务规模有多大。2008-2009年期间,许多公司的管理层意识到这个思维定势有多危险。关于个人投资者需要注意的几点:要想在交易和投资中成功,你首先得提出正确的问题。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犯下大错,是因为我们盲目接受了自己表面上的想法。财经专栏作家、有多年交易经验的Adam Grimes列举了投资前应该问自己的五个问题,帮助你更深入全面地思考:1、我理解这个想法吗?每笔投资或交易决策都是基于某个想法。有的时候,我们的买入或卖出信号是由一套算法产生的,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投资想法也是来源于一个假设:如果满足某些条件,市场就会发生既定的变化。还有些时候,你可能会凭预感或直觉来交易。你的想法可能来自很多地方:你关注的某个人或社交媒体,或者基于对基本面、技术面的分析等等。Grimes认为,你需要问自己一个核心问题:我真的完全理解这个想法吗?很多人都通过对基本面的一知半解来交易,但如果你根据基本面来进行一个两天的交易操作,你可能就犯了一个逻辑错误。还有,你的想法可以复制吗?好的投资和交易方案都是可持续的,为了做到这一点,你的想法也应该可以重复操作。2、如果我的想法是对的,我理解市场会怎么变化吗?这个问题可远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你觉得某个资产会上涨,所以你买入。但你可曾想过市场何时会上涨?会涨多久?如果小幅或大幅下挫怎么办?你对于上涨的信心有多强烈?你还应该问问自己,你的仓位是否能够抓住这波行情。如果你认为纳斯达克指数将在30分钟内刷新日高,那你就应买入指数期货,这很简单。但如果你认为市场波动性会上升,你是应该买入反映波动性的VIX指数,还是杠杆ETP,还是期权呢?你真的理解这些投资标的对于市场变化会作何反应吗?3、我清楚这笔投资的风险吗?华尔街见闻在此前的文章里也曾提到,伟大的投资者,首先管理风险。大多数投资者都盯着回报,但很少有人关注风险,想想他们可能亏多少。Grimes指出,人们对于极少数的大风险几乎没有防范。你得想得更深入。你真的知道自己的风险吗?最差的情况是什么,可能性有多高?较小的风险又有哪些?这都是投资者需要思考的。4、我可能漏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不容易,因为你是在问你所不知道的东西,而且你并不知道你不知道。很多人觉得思考这些很有挑战,但这是你成长为一个合格交易员和投资者的必经之路。保持寻找未知,保持学习。5、我可能犯什么错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认知错误。有些错误根植于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是你所无法改变的。你逃不过大多数认知偏见,那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将认知偏见的损害最小化?常问自己这些问题,将有助于避免犯下严重的错误。来源:行行出状元
青云全面战略升级 提出超级混合云解决方案

青云全面战略升级 提出超级混合云解决方案

7月25日消息,青云QingCloud在2019云计算峰会上宣布战略升级,发布了QingCloud IoT平台与EdgeWize®边缘计算等多款产品,推出超级混合云解决方案,并与众多生态合作伙伴联合发布行业、技术解决方案。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表示:“全面数字化时代即将到来,‘边’和‘端’的智能化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连接,最终进入数字世界。青云已经成为具备广义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平台服务商,推出的全维云平台构建了覆盖云、边、端的全域数字化场景,通过智能网络实现高速的全域连接,支撑面向人、面向物、面向流程的各类型应用的开发、交付、部署和管理,以高效率、低成本支撑数字世界的运行。”据了解,此次大会青云QingCloudCTO甘泉发布了年度研发战略, 推出包括QingCloud IoT平台与EdgeWize®边缘计算、QingStor®融合存储、ChronusDB时序数据库、PolonDB分布式数据库、QingCloud统一运维运营平台、SDN 4.0、青立方Qing³®Rack易捷版在内的多款新品及重大产品升级,并宣布上海1区升级为区域(Region)架构。同时,依托青云全维云平台服务能力,青云以统一的技术架构体系贯通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行业云等多种云模式,提供具备一致使用体验并可统一运维管理的一体化混合云架构,为用户构建混合云战略提供体系化、工程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持,匹配业务弹性伸缩、业务高可用、云灾备,TCO优化以及数据安全合规等场景需求。此外,青云在大会上发布的超级混合云白皮书中展望了混合云发展的未来趋势,提出面向应用、延伸至广域场景、灵活适配企业数字化转型混合路径的超级混合云解决方案。青云QingCloud解决方案与架构副总裁沈鸥携手华泰软件、博智信息、HashData、JuiceFS、昆仑数据五家合作伙伴发布了一系列与智慧零售、企业业务中台、工业互联网、数据湖等领域相关的联合解决方案。针对客户需求,青云QingCloud还发布了智慧高校解决方案、基于QingStor®NeonSAN灾备解决方案和混合云数据迁移解决方案。资料显示,青云QingCloud是一家企业级全栈云ICT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一个基于云模式的综合企业服务平台。来源: 亿邦动力网
友盟+推“友盟云” 为企业提供智能云服务

友盟+推“友盟云” 为企业提供智能云服务

7月25日消息,今日友盟+全面升级数据智能服务到3.0阶段,面向互联网企业推出数据智能云服务——友盟云,此服务可聚合数据智能帮助客户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驱动业务增长。亿邦动力了解到,友盟云通过集成阿里云的云技术、聚合生态服务资源,为互联网企业提供存储、建模、数据管理与数据应用的一体化云上数据服务;围绕企业实际业务场景,提供覆盖智能拉新、精细化业务分析、智能生命周期运营、个性化用户触达的一站式数据分析产品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并支持按需配置,自由组合,将互联网企业业务数据与行为数据融合,使互联网企业可以在云上获得数据智能。据介绍,友盟云具有四方面核心价值。第一,可以共享技术。用户一方面基于阿里云提供的基础弹性云服务SLB负载均衡服务、ECS云主机服务、RD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OSS开放存储服务,可以在云上开展开发工作并确保应用系统具备弹性扩展能力、可靠性、安全性。另一方面友盟+整体技术架构采用微服架构,自动伸缩扩容的机制,确保服务实时性。第二,可以建立数据中台。用户可以在阿里云上搭建阿里级数据中台,将阿里巴巴数据中台沉淀的能力通过云端对外输出给互联网企业,使得企业在建立自身数据中台时降低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以较低成本获得技术。第三,可以帮助企业加速增长。友盟+可提供一站式产品矩阵和场景化解决方案,扩展使用各类产品,加速互联网企业业务运行。第四,可以完整生态服务。友盟云同时连接了生态链核心服务,提供互联网企业从App开发到常规运营到业务增长全业务周期的企业服务体系。友盟+首席产品官吕志国表示,友盟+依旧会将数据能力继续服务给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下半场实现实时业务决策和持续业务增长。来源: 亿邦动力网
戴姆勒和博世获批无人监督自动泊车许可

戴姆勒和博世获批无人监督自动泊车许可

在很多车企看来,自动驾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方向,但是将这种技术进行大范围应用总是面临着种种困难,于是大家开始将目光聚焦在限定场景下。钛媒体7月23日消息,戴姆勒和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有了一项新成果,两家公司现已获得巴登-符腾堡州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斯图加特的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停车场日常使用自动代客泊车系统。自动代客泊车服务可通过智能手机应用实现,且无需安全驾驶员监督,同时它也是全球首例正式获准投入日常使用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泊车功能(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自动驾驶分级标准L4级别)。整个泊车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将车辆驶入停车场、下车,点击智能手机就可以将车送到停车位——自动代客泊车无需驾驶员。当驾驶员离开停车场去办事,车辆会自动行驶并停放至指定车位。之后,车辆会以相同的方式返回至落客点。这一过程基于博世提供的智能停车场基础设施与梅赛德斯-奔驰车辆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停车场安装的博世传感器监测车辆行驶路径及周围环境,并提供引导车辆所需的信息。车载技术将来自于基础设施的命令转换为驾驶操作。通过这种方式,车辆甚至可以自行上下坡道,在停车场各层之间移动。一旦基础设施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车辆会立即停止行使。自合作之初,安全就成为戴姆勒和博世共同开发自动泊车服务的首要前提。由于之前尚无正式的无人监督自动驾驶功能的批准流程,因此斯图加特地区行政部门、巴登-符腾堡州交通部及德国技术检验服务机构莱茵TÜV的专家从项目伊始就开展联合监督,旨在评估车辆和停车场技术的操作安全性。结果是一个具备适当测试和审批标准的全面安全概念的出现,其应用范围超越了这个试点项目本身。这一概念中,开发人员定义了自动驾驶车辆如何检测路径中的行人和其它车辆,并在遇到障碍物时如何可靠地停止行驶。他们还在所有系统组件之间构建安全通信,并采取措施确保泊车操作的有效启动。“此次巴登-符腾堡州相关部门的批准,为未来全球其他停车场获批提供自动泊车服务开创了先河。”戴姆勒股份公司驱动技术和自动驾驶负责人迈克尔·哈夫纳博士(Dr.Michael Hafner)表示:“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先锋,这一项目为自动代客泊车在未来量产做好了准备。”博世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马库斯·海恩博士(Dr.Markus Heyn)表示:“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是未来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代客泊车系统印证了我们已在这条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资料显示,戴姆勒和博世于2015年开始研发全自动泊车技术。2017年夏天,双方的试点解决方案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斯图加特的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停车场内,双方首次向公众展示了真实条件下的自动代客泊车。首次演示后,双方继续开展了密集测试并正式启动落地。从2018年开始,博物馆参观者可以在安全人员的陪同下,现场使用泊车服务并分享使用感受。戴姆勒与博世自动代客泊车技术于2018年9月在中国首次亮相,并继续在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展开进一步测试。2018年7月,戴姆勒成为首家获得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的国际汽车制造商。此后,戴姆勒又与清华大学续签合作意向书、与百度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扩展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深化在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技术平台的合作,通过不同的形式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来源: 钛媒体
共享办公巨头WeWork有意9月IPO

共享办公巨头WeWork有意9月IPO

共享办公巨头Wework据称计划在9月上市,早于市场预期的年底上市。Wework可能通过IPO筹资数十亿美元,成为今年仅次于Uber的第二大IPO。该公司正与华尔街数家投行举行会议,讨论可能在未来几周敲定的一笔资产抵押贷款,且有望通过这笔贷款筹资50-60亿美元。一财此前报道称,WeWork公司计划于7月31日举行上市前的分析师大会。WeWork在2018年12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IPO申请,但并未明确上市时间表。备受瞩目的两家共享出行公司Lyft和Uber,今年上市后股价均持续震荡,且目前股价均低于发行价,令部分计划今年上市的初创公司重新权衡IPO计划与时机。美国纽约的初创公司WeWork成立于2010年,目前已经进驻了全球27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座城市,雇员超过1万人。今年较早时候,在接受了日本软银集团新一轮20亿美元的投资后,WeWork的估值达到470亿美元。软银对WeWork的投资已经达到100亿美元。尽管亏损,Wework仍然在高速扩张。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Wework实现18.2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05.4%,亏损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3.6%。今年一季度,WeWork营收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净亏损2.64亿美元,同比收窄了1000万美元。WeWork据称暂未决定IPO承销商。来源: 全天候科技
大卖场之殇:相同的崛起 不同的落寞

大卖场之殇:相同的崛起 不同的落寞

近期,家乐福委身于苏宁,沃尔玛频频关店,麦德龙多次传被永辉和物美竞购,这三起事件像是捆绑打包好的一个集体事件,引起了震动。这三起事件的核心关键词也高度一致--外资零售和大卖场,这让议论声也更多了一些。曾几何时,外资零售是先进与荣耀的代名词。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先后进入中国,经过起步发展阶段后,都先后到达了成熟期,他们频频开店,拓宽区域,销售额一再冲高,外资零售商成为求职者趋之若鹜的企业。然而,斗转星移,他们又不约而同地遇到了发展瓶颈,不同程度地落寞了下去。苏宁易购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80%的股份,有网友评论说,不值这个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家乐福还在倔强地活着,怎么就不值钱了呢?想当年,家乐福的许多店铺成为业内人士朝圣的圣地,像上海的古北店,这是去上海必到的店铺,当时他们的商品与促销活动都成为业内争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时过境迁,家乐福也落到被卖的境地。衰败不是排山倒海式到来的,是一点点、用不易觉察、却能切身感受到的速度慢慢侵入的。家附近的家乐福早成为老人们早上抢鸡蛋的最佳去处,这家店,店内昏暗,环境差强人意,商品没有吸引力,大多顾客都不愿意光顾。店铺的表象代表的是零售商的管理与发展状况。三家零售商另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是大卖场。在上个世纪,大卖场代表着时尚、先进与潮流,一度领航零售业的发展。这三家零售商也都为大卖场的兴旺推波助澜过。而到当下,大卖场却落到窘境里,成为不先进、不时尚的代名词。零售商扎堆在大卖场遇到麻烦,是业态出问题了,还是经营这个业态的零售商出问题了?在当下,大卖场显得与发展潮流格格不入,许多以大卖场为主业态的零售商都应声倒下。据行业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四月份,在线下销售额整体同比增长3%的背景下,大卖场却同比下降3%。由此可见,大卖场确实遇到了问题。“大的”困局曾是业界的宠儿,转瞬之间变成了弃儿,剧情扭转之快,令人惊讶不已。大卖场还是那个大卖场,地位却由排头兵变成了后进份子。这次,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三家外资零售巨头扎堆爆出了不乐观的新闻,许多人都把其归为外资超市的问题。这样的分析有失偏颇。早期进入到国内的外资超市大多是大卖场业务,因此频出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外资零售,在大卖场领域,几乎所有零售商都遇到了或大或小的问题。大卖场显现出了疲态。大卖场一度以体量大、商品全的一站式购物风靡业内,这成为许多零售商宣传的卖点。但现在“大而全”不光对消费者失去了吸引力,还成为磕绊,曾经的优势转瞬之间变为劣势。一位消费者在逛完一家大卖场之后,不禁抱怨,店太大了,逛完一圈要消耗很多时间。表面看似是浪费了消费者的时间,其实是因为没有吸引力,消费者才觉得时间漫长。在购物中心,经常能看到在餐馆门口排队的人,有时要等半个小时以上,消费者仍心甘情愿地在那里等待,等待更为枯燥,但少有消费者抱怨,对食物味道的期待胜过了苍白的等待。在大卖场,消费者却没有了耐心,他们恨不能一下子买完所需商品。许多大卖场都规划成多层,为了引导顾客逛完所有区域,进口都设置到最高层,消费者在无形的购物动线的引导下,亦步亦趋地转完所有区域,直至收银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消费者没有这么多的购物需求,他们仅想买一瓶醋或买几根葱,也需这样绕行,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考验。消费者对购物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短评快,能自如进出、自主决定购物路线,不要绕远路排长队。但现在的大卖场布局都是在做挽留消费者的工作,高频的商品摆在最深处,尽可能地让消费者多走一些区域,多看一些商品,吸引消费者在卖场里走得更远一些。消费者却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急不可待。他们不能忍受低效率的购物,不能忍受为了买一把青菜转遍整个卖场,他们光顾大卖场的次数越来越少。大卖场当初开设时一般都选在距居民区较远的地方。消费者出门,同等距离下,他们觉得大卖场的商品和经营项目过于单一、单调,他们宁可选择到内容更丰富的商业体去,甚至更远一点的也能接受。这是一个交叉点,大卖场在中间动弹不得。消费者喜欢近距离购物,大卖场近不过便利店和社区超市;消费喜欢更丰富的体验,大卖场给不了购物中心等商业体的综合感受。大卖场处于一个模糊地带,距离不占优势,综合体验也不占优势,与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偏差。店堂环境也在阻碍消费者的购物步伐。作为十年之前鼎盛时期的产物,现在许多大卖场都面临店堂老旧、设备设施处于待更新状态。这几年大卖场不景气,利润下滑,有许多在止亏点上下徘徊,零售商囊中羞涩,都把更新店堂环境作为后续工作暂停了下来。家乐福、沃尔玛的许多店铺都长期处于不调整状态,设备设施老化,购物体验差,其实不止是家乐福和沃尔玛,许多大卖场都是如此。一面是大卖场的止步不前,另一面是新型业态带来的冲击,在这些新型商业体的培养下,消费者提升了审美需求,对店铺的要求也高了起来。店堂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成了消费者选择零售商的一项重要要求。许多大卖场不光设施老化,连最基本的店堂卫生也欠佳,盛放散装食物的器皿上布满油泥,地上到处是污渍,这种状况很难调动顾客购买和光顾的积极性。大卖场的商品与项目经营也少有突破。商品与线上重合度高,又不占便利的优势,很容易被线上取代,大卖场也是被线上冲击最大的业态之一。隐患的种子不是当下埋下的。在辉煌时期,大卖场都在贪大求全,没有建立更深的业态护城河,一旦有深度竞争,就容易决堤。除了看得见的问题,更多的是看不见的问题。管理的混乱、工作秩序的失衡、人心的偏离,这些都成为大卖场发展的绊脚石。就在家乐福被卖的新闻曝出时,有人翻出了前几年一位家乐福员工撰写的一篇文章,里面尽数了家乐福在管理上的种种问题,那篇文章流传较广,当时外面的人看,只是隔岸观火。今天再重读,不禁唏嘘,大厦将倾之前,地基早就失守。消费习惯的改变、新技术的发展、消费需求的变更--这些都是大卖场走入困局的原因,这些只是外力,真正的原因还在于零售商本身。凤凰能否涅槃困顿中的大卖场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面对变革,不能有任何迟疑和侥幸,任何的犹豫都可能错失变革的良机。现在一些大卖场正在试图瘦身,分出一些面积出租,这样既能收到租金、增加收入,又能减轻经营压力。这个办法省事,但省事的办法后患也多。通过分租减轻了经营压力,丧失的却是经营能力,把经营法码过多的压在别人身上,就像把命运的缰绳放到别人手中,怎么看都不安全和保险。大卖场的变革还是靠自己,通过自身能量的提升,重新焕发出生命力。首先要提升效率。效率可从两个方面改善:一是经营效率,二是购物效率。大卖场的落后除了市场因素外,更多的是自身原因。商品无法与消费需求相匹配,店内设施与消费习惯不吻合,这都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大卖场从辉煌的神坛上跌落下来,一些零售商还依然沉浸在过去的骄傲中,没有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和管理重点,依然故我,商品仍是过去式,这自然会被消费者厌弃。提升经营效率,是当务之急。需要打破固有思维,重新建立商品组合模式,重新建立业态的价值体系,用与业态相匹配的商品和项目迎合消费者。现在大卖场处于尴尬之中,大不及购物中心,小不及社区超市,这让原本的优势变为劣势。之所以成为劣势,是因为商品组合与经营内容无法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济南圣豪超市升级改造后,专门把堂食区装修一新,方便顾客在店内食用购买的即食食物。这提供了一种思路,挖掘顾客需求,开发卖场功能,利用大卖场面积多、离顾客居住区远的特点,提供各种便利,让顾客在店内更为舒适与方便。增加堂食区,还能延长顾客自愿留在店内的时间。主动提升顾客的购物效率也同样重要。不管店内设计、布局,还是购物的流程,都应本着能简就简的原则,不要主观地给消费者制造麻烦和障碍。不管是商品陈列、取货,还是收银提车,都要尽可能地为顾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便利带来的是一种综合的服务感受,不管哪个环节,消费者一旦觉得麻烦了,他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光顾自然就减少。其次是体验的营造。现在购物中心的魅力不容小觑,问及各个年龄层的人为什么喜欢去购物中心,回答有:可就餐、看电影,逛书店,买东西,还能品尝各种休闲小食,消费者总能找到一个理由去一趟购物中心。而去大卖场,理由则不那么充分,也不那么吸引人,去大卖场的需求总能找到可替代方案--这才是最麻烦的问题,这让大卖场失去了非去不可的理由、失去了独有的魅力。大卖场要带给消费者独有的体验,区别于其他业态,要在大型购物中心与小型社区店之间找一个合适的生存点,这个点应是购物中心与便利店无法满足的需求。在当前,这种缝隙小到微乎其微,这也是恰好突显门店价值的地方。例如,大卖场能满足一次性日常补货需求,这种需求大多集中在周末。在周末如何吸引更多顾客到店,提升客流和客单是一项重要工作。最后是员工的状态。看一个业态的兴旺与否,最直观的就是看员工,越是有吸引力的业态,年轻员工越多,这可理解为,因为给了与年轻员工期望值相匹配的薪酬,才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而反观大卖场的员工,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从业者,鲜见年轻员工。薪酬没有竞争力,又不能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自然不能吸引年轻员工加入到这个业态。有年轻员工,企业才更有活力。大卖场要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用人制度,吸引年轻员工,让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年轻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能带动大卖场更快的转变与发展。除了员工,管理者也需要转变,许多管理者的思想像业态一样“老态龙钟”,禁锢着企业的发展。业态的老化必然有管理的落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等种种弊端,很多问题最终都与人有关。现阶段的消沉,不代表就此消亡。大卖场需要突破重围,走出舒适区,主动站到挑战区上,迎接市场的挑战和竞争的挑战。从业者要赋予大卖场与时俱进的业态内涵,更新大卖场的经营范畴,业态与消费需求的匹配度才能更高。此时是黎明前的黑暗,大卖场会如凤凰涅槃一样重生。来源: 联商网
王石:进入世界500强只是一个结果,不能当成目标

王石:进入世界500强只是一个结果,不能当成目标

身为“红二代”,初中还未毕业文革就爆发了,随后应征入伍;入伍五年后复员,做过锅炉大修工、做过招商引资;从“玉米棒子”起家,到房地产业内第一。今年的他已经过了知天命、耳顺的年纪,即将到从心所欲的年纪。走过65年的风风雨雨,在经历了一年多万科股权纷争的王石,他对万科又有何情感?12月,保监会重拳监管卷入万科股权争夺大战的两大主角,而作为万科的创始人,王石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12月10日,王石出席了深圳举办的一场经济论坛,并发表演讲。演讲中,王石透露在万科股权之争的一年多时间自己也很焦虑,并告诫同行想要在两三年内超过万科最后真正的下场都不太好。你们觉得我的样子像焦虑吗?在开场白中,王石顺着丁海波所分享的“未来中小企业面临生存之艰感到国人最大的心态是焦虑、担心”,表示2016年的一大特征是企业家、工商界,整个社会乃至世界都在焦虑。并向大家抛出问题“你们觉得我的样子像焦虑吗?”现场有观众发问:怎么会不焦虑?作为一个65岁的过来人,王石毫不掩饰,自己在80年代时也曾焦虑过,但他更想分享的是面对焦虑的态度。王石说,焦虑更多是因为不确定性,万科的成长和发展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当中。如果因为社会改革开放、变动、转型的不确定而感到焦虑,就说明还没有适应这个时代,不够格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创业家。对于他而言,就像玩海岸赛艇,习惯了风浪,反而平静了玩得不爽了。万科排行第一,想超越如何保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万科在业内一直都是NO1,因此很多企业都确定了要超越万科的目标。王石告诫同行一定会超过万科,但是不能急,两三年之内要超过万科那是灾难。因为万科体量很大,想超过万科是不可能的。那么万科该如何保持才不会被超越?王石表示,在对手制定来年营业额的基础上增加10%,就保持在前面了。并告诉团队,如果对方在赶超万科的时候乱了阵脚,万科人不能跟着乱。“所以你会发现万科的历史很有意思,凡是要超万科的最后真正的下场都不太好,不是说他们没有能力,他们的心态就是把这个结果当成目标了。”王石还表示,自己的目标是做想做的事儿,即登山、滑雪、对社会做贡献。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在深圳组建了一个交响乐团——深圳市鹏爱乐团,以公益演出为目的,为公益基金、给慈善基金捐款,目前已经在哈尔滨、北京、昆明等地演出,还为改善滇池捐赠了100万。王石还提出一个观点,不能把结果当成目标。例如很多企业将成为世界500强当成目标,在王石看来那是一个结果,把这当成目标,往往进去500强很快又会下来。把世界500强当成目标,这不是刘强东对京东的目标而且还实现了,现在京东的目标是世界100强。这是在赤裸裸的拉仇恨呀。来源:行行出状元
褚时健:大起大落人生传奇但不可复制

褚时健:大起大落人生传奇但不可复制

褚时健生于1928年,今年88岁。他的人生大起大落,是企业家中的企业家:1963年,他接手濒临倒闭的小糖厂,一年扭亏为盈;1979年,玉溪卷烟厂死气沉沉,褚时健接任厂长,把这家小卷烟厂带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现代化烟草企业,扭转了“抽洋烟象征身份的潮流”;1999年他被判入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2002年保外就医后他到哀牢山种橙,如今,褚橙红遍大江南北,哀牢山已成为企业家精神的圣地。传奇不可复制,但褚时健的管理基本功,是有迹可循的。王石认为,褚时健是中国匠人精神的杰出代表,而褚时健之子、知名企业家和投资人褚一斌则补充道,“老父亲不完全是工匠,他在当时就表现出了当代企业家的战略思维,我觉得就是企业精英的思维。”本文从管理角度看褚时健,从企业精英的思维、匠人精神两条线回溯了褚时健的传奇人生,或许会给你新的启发。01 烟王的黄金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扩张,稳稳站上各国的产业制高点。当时的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第一代企业家永远被时代铭记,其中一位是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人们不吝用“民族企业家”的赞誉表达对他的崇拜之情,因为彼时,褚时健带领下的红塔山是唯一一家能够与洋品牌抗衡的国产品牌——年轻人抽洋烟象征身份的潮流改变了,“红塔山”广为流传。回看1979年,玉溪卷烟厂破败不堪:很多卷烟积压在库房卖不出去,机器都是国外已淘汰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产品,而且厂里派系斗争严重,员工人心涣散。褚时健看到的是一家面临死循环的企业:产品质量低下——连年亏损——工厂严重缺乏资金——技改成为天大难题——设备陈旧、产品质量上不去。不到十年的时间,褚时健一系列的战略成功,使玉溪卷烟厂成为同行业第一,并让红塔山走上了美国洛杉矶的街头。卓越的企业家都是战略家,褚一斌先生所指的企业精英思维,正是这个意思,这从很多个决定玉溪卷烟厂成败的关键节点就能看出。从早期玉溪卷烟厂的战略来看,褚时健大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在大锅饭年代试水浮动计件管理制度,投资农业掌控上游生产资料等,每一个决策都体现出了战略家的眼光。再看看玉溪卷烟厂具备一定实力之后的战略。在玉溪卷烟厂达到巅峰之后,褚时健判断烟草行业未来会面临成为夕阳行业的风险,于是开始在能源、医药、金融、交通领域布局。1993年,红塔集团成立,褚时健出任董事长。此后,他一直在等待进入电力板块的时机。1995年,大朝山水电站引入民资给褚时健投资电力一个契机,加入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后,褚时健正式开始能源领域的布局,而后红塔集团陆续投资了大黑山电站、阳宗海电厂和曲靖电厂。2000年,西部大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后,电力工业大规模开发西部的水电资源,实现“西电东送”。重点开发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及其干支流、红水河、澜沧江中下游和乌江等领域,实行流域梯级滚动开发,整个水电能源开发到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这些投资布局,使得红塔集团在十几年后仍享受着巨大的经济回报。褚时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非常敏锐,这缘于他知识的积累,其知识库不仅限于身处的领域,他对历史经验、矛盾中心、当下政策、市场变化等各个方面都非常关注,可以说,他的很多决策都依赖于比其他人更广泛的知识,在他积累的知识体系下,他又非常善于思考,往往会从思考中找寻机会。面临“复关”挑战(正和岛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复关”,即“入世”的前奏),褚时健建设一流新厂区,预判到粮烟争田形势,坚持烟叶自然发酵法提高质量,等等,最终使得玉烟提前化解困局。1993年,玉溪卷烟厂已经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烟厂。当时,中国“复关”在即,进口烟蚕食中国市场。当时的分析认为:像万宝路(Marlboro)、555等洋烟,在国外市场本来是中档货,但因中国的进口限额和关税壁垒,一到国内市场就变成了高档货,与价格相当的红塔山、阿诗玛等国内一大批名烟较量。这好似拿洋烟的“中马”对阵我国烟草企业的“名马”,“名马”胜,同时国内的“中马”高枕无忧。但五年之后,进口限额和关税壁垒取消后,洋烟将以中档价格在国内市场上竞争。对此,褚时健坚信,必须提高规模优势,玉溪卷烟厂每年只有100万到150万箱的产量,市场占有率为3%~5%,在洋烟大举进攻之时,根本无法抗衡,结果很可能是玉溪卷烟厂被挤出高档烟市场,被迫与众多小烟厂去竞争价廉利薄的低档烟市场。玉溪卷烟厂老厂区已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褚时健决定在关索坝建一座世界一流的新厂区。1993年12月,轰动全国的世界最大工程——关索坝工程破土动工,这项工程占地近1000亩,总造价为40亿元,全部由玉溪卷烟厂自有资金解决,该项工程可以说是增加名烟数量、提高名烟质量的关键。1994年4月,褚时健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前往欧洲实地考察,与德国、意大利、英国签订了约合22.5亿元人民币的设备订购合同。1997年,关索坝工程竣工,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00万箱,无论生产规模和生产环境,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对于关索坝工程,知名投资人、企业家褚一斌说,这是一场产业革命,“老父亲当年打造的关索坝工程实现了全自动化,有着非常先进的仓储、物流体系,并且可追溯,本质就是实现了现在流行的物联网。”红塔山成功了,在市场上一举击败万宝路、555,以高于后者30%的价格畅销不衰。1993年,褚时健带领下的玉溪卷烟厂终于成为中国卷烟行业冠军,一位外国外交官到玉溪卷烟厂参观后,对厂长褚时健无比挑衅地说:“贵国政府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而你大量生产还要扩大规模,这不是同政府唱反调吗?”褚时健听了,很有礼貌又坚定地说,我们红塔山热销,那是市场消费者的选择,我们决不会把市场拱手让给国外的烟草公司。17年之功,褚时健将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带到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烟厂的位置。可是,到1996年却因贪获罪。事发之后,褚时健的妻子、妻妹、妻弟、外甥均被收审,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儿子远避国外,名副其实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然而,褚案在经济界引发了极大的同情浪潮,褚时健创利百亿,其月薪却只有区区的1000元,有人算了一笔账,红塔集团每给国家创造 14万元利税,褚时健自己只拿到1元钱的回报。十余位企业界和学界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联名为褚时健“喊冤”,呼吁“枪下留人”。1999年1月,褚时健“因为有坦白立功表现”被判处无期徒刑,宣读判决书的时候,他只是不停摇头,一言不发。2002年,褚时健因病获准保外就医,他与妻子在哀牢山上承包了两千亩荒凉山地,种植甜橙。02 太阳照在哀牢山上“2012年10月22日下午4点,太阳从哀牢山的方向,打到了褚时健的冰糖橙种植园,刺眼的太阳光让人无法看到哀牢山的全貌,天气有些热,这是个典型的云南干热河谷。85岁的褚时健,身穿一件背心,背心上有些泥点和汗渍,脚上是一双凉拖鞋,来见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客户。“褚时健 75岁再创业,85岁时‘褚橙’进军丽江,生产能力异地扩张,进而嫁接电子商务进京,基本算是褚老十年磨一剑的一个里程碑。“褚时健正在开创一个有把控力的新农业模式,从产品培育、合作生产、销售渠道建设到品牌塑造,多点着手……”这是2012年褚橙为公众所知的第一篇报道《褚橙进京》,原文2256个字,刊载在10月27日的《经济观察报》上。随后,一波媒体报道狂潮接连而来,“励志橙”、“橙王”见诸报端,当年11月5日,褚橙从云南来到北京,5天里,20吨褚橙一售而空。2012年年末,褚橙更是引发一场人与人之间抢购和相送“励志橙”的热潮。褚橙的故事,让我们见识到一代烟王的谷底重生。于是,在2012年冬天,人们口耳相传的是一位企业家的传奇故事,他们用品尝这颗小小的橙子来感受85岁老人的励志精神。2015年9月,在去往褚橙新基地的路上,我们(正和岛注,“我们”即《褚时健管理法》作者张小军、马玥)向褚时健之子、知名企业家、投资人褚一斌请教,最能概括褚老管理成功的要素是什么?褚一斌先生毫不犹豫地说,企业精英的思维+匠人精神。接着,他解释称:“老父亲不完全是工匠,他在当时就表现出了当代企业家的战略思维,我觉得就是企业精英的思维。”褚时健无疑是天生的战略企业家。这位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云南汉子,没有专门学习过管理学课程,却有着惊人的管理天赋。他深谙人性,重视人的作用,所以他种橙时,别的基地无法做到让农民按照标准去操作,而褚时健就能做到,他的半合伙人制、激励制度、标准考核制度让他管好了最难管理的农民种植。在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上,褚时健就是一个偏执狂。他不信传统经验、不信所谓的专家判断,在他眼里,做产品就是要不断朝着完美的方向去努力。在褚橙之前,冰糖橙的品质无法做到标准化。因为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受影响因素众多,一场雨、一场虫灾,甚至是阳光照射的不同都会使果子品质千差万别。而褚时健解决了这一问题,他用标准化的方法去规范从种植到商品出售的每一个环节。褚橙的这套标准不是书本上指导的,也不是专家总结的,更不是传统方法的规律,而是褚时健在这些规律基础上不断试验总结出来的。譬如:每棵树只留240朵花;每亩地只种80棵果树;株距2米,行距3米;每年一般要除4~6次夏梢;……这些都是褚橙果园的标准。褚橙卖火之后,附近有些同样种植橙子的果农很不服气。一次,一个果农拿出一个橙子去比试,果然,这枚橙子甜度更高,口感更好,但褚橙庄园的人问他,你能保证你们园子里的每一个果子都是这种口感吗?果农不说话了。在褚时健的产品管理中,极其重视标准化,经营玉溪卷烟厂时,他就设计了一套合理的、科学的指令性、指导性和技术性的规定,保证生产。当企业用先进于行业标准,甚至是国家标准去生产产品时,产品质量必然优于同类。03 磨难中养成领导力时势造英雄,但英雄生来与众不同。1928年1月,褚时健出生在云南玉溪一个小乡村,三四岁时就能在江水里玩耍,五六岁时可以像鱼一样上下翻腾,到了六七岁,练就了一身下江抓鱼的本事,这种本事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在几十年后的灾荒年代,成了他养家保命的关键。从小,褚时健就有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青年时,父亲早逝,褚时健早早就担起了家中重任,高中毕业后参加了边纵部队,成为一名小游击队员。而后,在地委和行署工作期间,处理复杂的征粮工作,征粮时,摆在褚时健面前的是农民与政府之间不断的对抗,这时,他开始展现出他特有的管理才华,用利益平衡原则处理了双方之间的矛盾,让上级领导刮目相看。1959年,在褚时健被下放期间,其一家三口的经济来源只有22.8元,但褚时健并不害怕苦难,反而磨炼出了他超乎常人的绝地反击能力。当时生活清苦,没钱就自己种菜、养鸡、打柴。被打成“右”派期间,褚时健学会了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如何与人交往,第一次开始自觉思索人生道路如何走。身处逆境的褚时健更掌握了生存的技巧,也在这些技巧中摸索出很多经济原理。1961年,褚时健的“右”倾帽子终于摘了。1963年,曼蚌糖厂(后产业调整为戛洒糖厂)作为新平县数一数二的国企,亏得一塌糊涂,厂里100多名员工面临失业。这一年,褚时健来了,仅一年,糖厂总共赢利28万元,整个新平县为之欢呼。据职工们回忆,那时褚时健话特别少,也很少与厂里的领导发生争吵,但他说的总是很有道理,出现意见分歧时,他用几句话就能说服别人,那时,厂里的事几乎都是他说了算。褚时健不但善于做决策,而且他还是一个技术型领导,他特别能干,技术也过硬,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的,别人弄不好,他总是能行,他经常一个人蹲在灶台旁边琢磨,他捣鼓出来的老虎灶省柴,不糊锅,特别好烧。作家汪曾祺对褚时健管理的评价是:“我一向不大承认什么‘企业家’,以为企业管理只是‘形而下’的东西。自识得褚时健,觉得坐在我身边侃侃而谈的人,确实是一位企业家,……他掌握了企业管理中的某种规律,某种带有哲理性的东西。”回顾褚时健一生经营的企业,每次都是从困境开始,糖厂濒临破产、烟厂一败涂地、果园荒不聊生,但无数的坎坷,但都被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玉溪卷烟厂鼎盛时期,他锒铛入狱,75岁出狱后还能东山再起,不得不说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最值得钦佩的企业家。卓越的领导不是始于远见卓识,而是始于让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并积极地采取行动。来源:行行出状元
董明珠霸气再现:携手万达、中集,个人增资入股银隆

董明珠霸气再现:携手万达、中集,个人增资入股银隆

都知道董明珠的造成梦,被格力集团的股东扼杀在摇篮里。但是,别忘了我们的董小姐可是铁娘子,哪能说你不让我造车我就不造。以董明珠的性格你越不让我造车我越要造车。就像董明珠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说的那样:“虽然我们没有收购成功,但是董明珠一定要做。”12月15日消息,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会于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董明珠个人与中集集团、万达集团、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其中,中集集团与珠海银隆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集集团下属企业增资2亿元入股银隆,占比约为1.5%,同时约定双方将展开多方面业务合作。为什么董明珠如此执着于收购银隆造车呢?董明珠表示,格力收购银隆当时是强强联合,是一个互补的发展。格力收购失败,是股东的损失,“我对银隆的合作和支持绝不停步”。董明珠透露,她个人对珠海银隆的入股资金全部为自有。“今天,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资产投入到银隆里去,因为我看到它是未来实现中国制造强国之梦的一条必经之路”。董明珠自掏腰包入股银隆并不让人意外,因为,董明珠此前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的看好和对珠海银隆的欣赏。格力与珠海银隆失之交臂,董明珠还是力挺银隆。而中集和万达之所以与董明珠共同增资珠海银隆,都是出于看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中集有关人士表示,公司看好珠海银隆在钛酸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储能方面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双方未来合作空间巨大。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投资银隆这是万达接近三十年来第一单投资制造业,也是全球的巨投。“从项目的投资前景来看,我自己判断它是有前途的”来源:行行出状元

相关文章

万师傅

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服务去除中间化 服务费可大幅降低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