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里巴巴科技的文章
高晓松入职阿里:BAT巨头都不是什么聪明的公司

高晓松入职阿里:BAT巨头都不是什么聪明的公司

在9月7日的“2015新网商峰会”上,职业经理人高晓松以阿里音乐董事长身份出席并发表“晓松奇谈”Live版,阐述了他看到的中国音乐市场,和中国式的偶像崇拜。就自己的新身份,高晓松坦言,“我来到阿里上班第一天,我就说,我来之前这并不是一个音乐公司,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公司,对手也不是一个音乐公司,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公司,那边也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公司。音乐播放器全部产值加在一起,跟对手的全部加在一起的产值,只占今天本年度音乐产值的0.7%。”在高晓松看来,BAT巨头都不是什么聪明的公司,与其说他们肯定在下一盘大棋,在砸钱血拼买版权,剑拔弩张,倒不如说大家都在下一盘大棋,而这棋是五子棋,“盘子就是那么大,俩就在那里堆着,你往哪里走我往哪里堵你,而且号称中国最聪明的大脑都在这里。那么大的棋盘,没有人落一个子,两个堵在那里拼。后来我说既然是一盘五子棋,那我就知道该怎么下了。”高晓松坦言,中国的乐迷市场比较薄弱,但偶像崇拜市场很发达。“相比少数民族,尽管汉民族缺乏音乐基因,但却有全世界最多的偶像崇拜基因,极其容易崇拜别人,崇拜的时候崇拜到不行,当然也很希望别人崇拜自己,也希望别人崇拜自己到不行。”这是在音乐这件事上,汉族与世界其他民族最大的不同。以下是“晓松奇谈”全文:有的行业受万众瞩目,有的行业很冷清,因为我入行20年,好象还没有见到有300人的音乐公司,在华语市场里从来没有过,所以我也在学习怎么样记住别人的名字,要不然每天上班还在看工牌,所以这已经是我们经历过最大的一个平台。但是带上了这个工牌以后,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一点责任感,因为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是没有对手的,因为你写的东西再好,我写的东西你不会,所以我就没有觉得我有什么这个不能说,那个怕被别人听走的,我就写我369拍,你写你的高大上音乐,说什么大家随便。但自从带上这个之后,就觉得不能随便乱说话,因为现在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可敬的对手,而且对手以善于学习著称,所以有这么善于学习的对手,我就不能在这儿说我们要干什么,阿里音乐要干什么,阿里音乐要怎么干,这些都不能说。阿里音乐该怎么办呢?如果明年我们再相聚,我可能就能说我们干了什么。音乐这个东西,你管它叫音乐也好,叫艺术也好,叫商品也好,反正就是这么一个玩意儿。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传统,这个民族,他有什么独特性?因为我们不能什么东西都盯着硅谷去看,什么东西都盯着美国人怎么看,因为可能在很多东西上中国人、美国人差不多,比如都想住大点的房子,都想出门有车方便,看见好看的姑娘都心动。但是在音乐这件事情上,我们跟全世界其他民族有很大很大不同。总结起来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就仅限于汉族来说,因为一说到不善于舞蹈音乐等等,人家会说蒙古同胞、新疆姑娘确实有很多很擅长。我们从小学地理书里,每介绍到一个少数民族的时候,都会说该民族能歌善舞,只有介绍到汉族的话就是地大物博,如果再加上足球的话就是不擅长动弹,需要动弹的东西都擅长。所以总结成一句话,我们这个民族拥有最少的、最贫乏的音乐的基因,但是我们这个民族有一个特点,虽然音乐基因很少,但是我们这个民族有全世界最多的偶像崇拜基因,极其容易崇拜别人,崇拜的时候崇拜到不行,当然也很希望别人崇拜自己,也希望别人崇拜自己到不行,我们这个民族精髓就是要么我给你跪着,要么你给我跪着。所以虽然那个不行,但是还是很多事可以干,乐迷我们还是比较少的,就是喜欢听好听的音乐,不管是谁的,或者大家看看中国的排行榜跟美国的排行榜,欧洲的就不说了,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排行榜老能看到新人。因为你老能看到一听好听的歌,这个人就一下子上去了,也有可能这个人就一首好听的歌,然后就上去了,然后又流星一样消失了。我猜你们没有看过中国的排行榜,因为没有人在乎我们这个行业,但大家关注过电影吧,一个电影最多演一个多月就下去了,如果大家实在有闲工夫的话,可以看一下中国的音乐排行榜,基本上三年不换人,永远是五个选秀艺人加几个小鲜肉。所以很难给到公平的东西,因为你不可能不让去刷屏,那就等于人为的控制,选秀艺人跟小鲜肉的粉丝,在不管什么歌出来的时候,不管是好听不好听,以你完全想象不到的方式,比如当年买唱片,他就真买唱片,一人买200张,他也能当冠军;你说刷评论,他也能刷死这个评论,不管你怎么喊也喊不过。所以导致你没有办法界定和推广这个好的故事,因为对人的崇拜远远超过了对歌的崇拜。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现象,但首先这个现象不是今天社会的问题,我经常说今天的很多问题不是今天的,说今天政府不行,所以赖排行榜不行,这是我们这个民族两千年来一贯制的毛病,我们从小被教育像站如松,就是你一定要宁静,一定要低调,别乱嚷嚷,要坐好了,站好了,在之前没有椅子的时候是跪好了,跪的非常整齐的在那里。春秋时期很活泼,大家看看《诗经》,正位之风。我们这个民族有非常大的能力,保留文字能力世界第一,中国是全世界文字保留最好的国家,连两千年前谁跟谁说过一句话都保留下来了,唯独音乐,音乐是全世界最好保留的东西都没有保留下来,音乐是全球共通的,最容易理解、最容易被记忆的,人类最开始为什么有音乐?当然不是因为它美,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在没有文字之前是用来记录的,因为它有节奏就容易记录,容易重复就容易记录,唱歌的时候你能对口形上,因为容易被记住这个节奏,谁要能说话的时候对口形就太厉害了,说你先录好一句话,上来就把这句话对上,那肯定不行,因为没有节奏,没有记忆点。所以在当时没有文字的情况下,用音乐传承史诗、文化等等,包括到今天为止,最能勾起你回忆的就是音乐,因为没有一部电影或者小说突然就够起你在那天晚上、那个黄昏,校门口路灯下哭的厉害。所以音乐是最容易记录的事情,而且它的诞生就是为记录而用的,但却没有记录下来。更可笑的是虞美人传下到今天1万多首诗,《虞美人》是一段旋律,填完了这首词全部留下了,但怎么唱不知道,这肯定是一个特别特别好听的旋律,不能怎么会有生前上万的人往里面填词呢?《蝶恋花》传下来有6万多首,但是怎么唱不知道,但依然按照那个平仄去填,我曾经自己试着去填过《蝶恋花》,这些旋律全失传了,什么都没有传下来。我们都发明了这么多东西,纸发明了,火药也是您发明的,怎么没有发明乐谱?我去佛罗伦萨特别感动,那个乐谱我虽然看不懂,但我能看出来空的菱形是一拍,而且你不懂还有志愿者给你翻译,人家荒蛮的时候就记录下来了音乐,而且人家尊重音乐家,你随处可以看到贝多芬、巴赫,而中国街头从来没有看到一个音乐家的雕塑。在我们惜字如金的课本,最后讲到文化的时候竟然连书法家都有,但从来没有一朝说本朝还有音乐家是谁,敢情中国历史从来就没有音乐家谁写的《虞美人》,木姬,西方写词的少,写曲的多,作曲的人很多,但每个人都被记录下来他是谁。所以我们这个民族的音乐传承,音乐基因,包括到今天你去全世界看,包括我们的少数民族喝完了酒就是唱歌跳舞,只有我们汉族喝完了酒就是吹牛。所以在中国做音乐这个行业,基本上属于没有人疼的孩子,也没有人觉得你是艺术家,自古音乐没有登堂入室当过主菜,最开始音乐只是祭祀的小手段,后来成为了青楼里面的一点伴奏,从来就没有登堂入室说有一个大音乐坐在那里演奏,然后所有人屏息听这个音乐。导致中国传统音乐缺少所有的中低音声部,因为中低音声部必须全场安静的时候才行,整个层次才能被听见。但中国人听音乐在什么时候呢?闲暇的时候,喝花酒的时候,所以只有极为尖锐的乐器才能生存下来,能够穿透所有乱七八糟的声音,只能拉着吱吱的声音,但这吱吱的声音也不是我们自己的,叫胡琴。惜墨如金,中国所有的名词都是一个字,你看古代的所有名词都是一个字,像琵琶一听就是外来语,像二胡也是外来语,我们自己基本没有什么乐器。退化到什么程度呢?中国是五声音节,其实五声音节是很后来很后来我们自己退化的忘了。在任何一个国家里都有音乐,只有我们,我们人类唯一最容易记忆的东西,我们慢慢都忘了,而且都失传了。咱们中国人什么事总觉得得找找政府,有没有管我们的政府?说有一个国家电影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那时候是一个部,现在是总局。后来我们到处打听,有没有音乐科,就是关心一下我们的,给我们撑撑腰,我们有什么事,受了委屈,被盗版了,能够找找政府,后来听说歌词归文化部管,曲归新闻总署管,而且也不知道哪个处哪个科,并没有人分工说音乐这个事归我管,门口的收发室大爷也可以说你把曲拿来给我看看。电影多少人看?《捉妖记》都没有1亿人看,但没有人听过音乐吗?没看过电影的人很多,没看过小说的人也很多,但是没有没听过音乐的人,但为什么不关心我们呢?为什么不重视我们呢?在他们心目当中,其实还是中国人,在中国传统人心目中就觉得音乐不入流,就觉得音乐根本不是什么东西,音乐人无非就是一些伶人。但电影好,高大上。当然了,今天回过头来看,没有人管有没有人管的好处。再回来说,虽然我们乐迷比较弱,但是我们有一个特别大的市场,就是偶像崇拜市场,你总要有一个东西把它支撑住,把这个产业支撑住,如果能有更好的音乐,如果未来能有更多的平等的文化,有更多多元化的音乐,从人的迷变成音乐的迷就好的多。大家看发奖就特别逗,我那时候刚回国,看到中国有音乐奖了,但一看全部都是人颁奖,没有对音乐颁奖,我们这里颁奖叫港台最受欢迎女歌手、大陆最受欢迎女歌手,没有人颁音乐奖,都是给人颁奖,因为你给音乐颁奖没有人投票。所以根本不需要我们做这种大规模的事情,浪费这么多的资源,去解决豆瓣就可以解决的乐迷。我们基于国情,先做做人的生意,未来尽量努力地的能做出一些变成音乐迷的东西,然后再向前走。说到这儿再说一句,我来到阿里上班第一天,我就说,我来之前这并不是一个音乐公司,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公司,对手也不是一个音乐公司,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公司,那边也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公司。音乐播放器全部产值加在一起,跟对手的全部加在一起的产值,只占今天本年度音乐产值的0.7%。所以我们之前特别看不懂,说腾讯、阿里,肯定都聪明死了,他们肯定在下一盘大棋,因为不能想象,这些公司都拼的跟血葫芦似的,互相砸多少亿买版权,两边剑拔弩张,后来我们说不对,人家肯定比咱们聪明,人家在下一盘大棋。后来来了之后发现,并不是下一盘大棋,是五子棋,盘子就是那么大,俩就在那里堆着,你往哪里走我往哪里堵你,而且号称中国最聪明的大脑都在这里。那么大的棋盘,没有人落一个子,两个堵在那里拼。后来我说既然是一盘五子棋,那我就知道该怎么下了。接下来不能再讲了,我们要干什么,明年再跟大家汇报。来源:行行出状元
马云在西雅图;我就是在这里找到了商机

马云在西雅图;我就是在这里找到了商机

20年前,还是一名教师的他来到美国西雅图,在市中心一栋写字楼里第一次使用电脑,第一次上网,并从中找到了商机。回国后,马云借了2万元开始创业,并坚持到现在。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包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的15名中国企业代表随行出访。当地时间23日上午,习近平、保尔森与中美两国的三十名商界领袖参加了中美企业圆桌会议,企业家代表们就中美经贸关系、中美两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马云在演讲中说,中美企业家是中美友好合作的受益者,也是积极建设和推动者,没有企业家的努力,很难想象会有今天中美之间如此巨大的成果。目前中国有近3亿中等收入人群,未来10~15年会增加到近5亿。这部分人收入是中等了,但消费水平还是初等。这里面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巨大动力,也会对世界经济的拉动带来巨大作用。“美国认为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中国人就不消费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阿里巴巴平台的消费者数据显示,今年以后,中国的消费信心依然强劲,上升趋势明显,在投资和出口放缓的大背景下,内需消费不减反增。”马云分析说,美国人善于花明天的钱,花别人的钱,但是中国人喜欢花自己存下来的钱。因此会发现,经济困难了,但中国人仍然有钱花。在马云眼中,中国巨大内需市场的开发、中国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期待。他希望能够把这样的中美企业家交流机制得以常态化,固定化。能一次在中国,一次在美国。同时希望两国领导人也能出席交流指导,从而能进一步完善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环境。不久前,正在积极推进全球化进程的阿里巴巴聘任高盛前副主席迈克?埃文斯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总裁兼执行董事。马云则在今天的圆桌会议上承诺,未来5年内,阿里巴巴将给500名美国学生提供阿里巴巴中国实习机会,也会优先录取中美两国的留学生来阿里巴巴就业。“昨天基辛格博士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以他为代表的中美友谊的友好使者成就有目共睹。我相信未来这十万个留学生会诞生出无数个小基辛格博士。”来源:行行出状元
马云的心病:赢得了世界,却赢不了微信

马云的心病:赢得了世界,却赢不了微信

马云的社交梦似乎已经路人皆知,但腾讯仍是那座看起来不可逾越的高山。在10月16日阿里宣布以40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后,美国财经网站Seeking Alpha马上大胆预测,“阿里巴巴会在6个月内收购微博”。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为了争夺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阿里不断投资或收购了美团、陌陌、快的打车、UCweb等公司,一举打造了中国最大互联网生态圈。在马云的商业逻辑里,阿里拥有丰富的商家资源,只要圈住足够多的用户,将两者进行精准匹配,商业的闭环就此形成——马云对社交生态圈的渴求,正是从这里开始。在阿里的社交生态圈中,不乏新浪微博和陌陌这样的平台,但它始终缺乏一枚像微信这样强大的棋子—能够打通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社交圈层——依靠着这个超级app,腾讯不断在金融、消费和娱乐领域跑马圈地,与阿里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这是马云的心病。他能买下优酷土豆,也能买下多个传媒集团,但无法买来腾讯在社交网络上的影响力,只能对着马化腾的微信帝国望洋兴叹。在最初推出来往时,马云曾豪言“10年前,没有人会相信淘宝会打败巨大的对手eBay,10年后我们难道不可以一试?”不过在今年年初,马云在一次演讲中终于低头认输:“我原来会想做个东西和微信竞争,但现在会为微信鼓掌。这种竞争是一种乐趣,我们会在竞争中此消彼长。”支付宝“卖肉营销”?马云对社交生态圈的渴求,充分体现在支付宝的变“重”上。10月15日,支付宝对外发布9.2版本,在“朋友”栏目上新增“生活圈”功能,在生活圈上,用户可以支持将视频和照片分享给朋友,同时还能使用“现场”功能。据了解,“现场”是为用户提供带有区域性的直播服务,支付宝方面表示,目前“现场”上的内容主要由企业和个人用户上传,而且需要经过支付宝方面审核才能通过。不过,正是因为这一新功能,引发了用户对支付宝的大量吐槽。11月17日晚上,有用户反映“现场”上出现大量美女写真视频,这个视频是由数十个小视频组合而成,时长五六分钟。视频中的模特们身着比基尼泳衣,在海岛上进行拍摄,而且视频还附带“弹幕”和“打赏”功能,不少用户质疑支付宝进行“卖肉营销”。支付宝官方回应称,事件发生后支付宝内部马上对“现场”功能进行调整,写真视频仅限于泰国地区可见。“此次开通的苏梅岛现场,是我们接到用户申请开放的,并没有进行人工干预,视频完全是用户自发上传。由于参与该现场的用户较多,所以视频被自动顶到了‘现场’首页的推荐位置。”支付宝方面解释道。此外,负责“朋友”栏目的吱声团队也发出倡议,希望用户自发进行分享的同时,禁止上传涉及暴力、色情等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目前支付宝的“现场”功能已更改成因地理位置而变化的视频直播。在写真视频争议发生后,“现场”提供的内容与用户的所在地关系密切,例如广州市用户能收看近期广州车展的直播,但是内容仍多为美女视频,例如2015年世界小姐三亚总决赛、2015Miss World城市迅游等。在“生活圈”功能推出前,支付宝已经推出基于金钱来往的“朋友”功能,试图将支付宝从单一的支付工具转变为综合性app。支付宝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新增的支付宝功能均是从用户体验出发,支付宝希望通过推出“朋友”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在使用支付宝转账前,用户一般需要确定对方的账号是否正确、属实,推出‘朋友’功能是希望用户能直接在支付宝上完成沟通,不需要再打电话或微信上进行确认。”支付宝方面强调,“朋友”功能的推出并非是要取代微信,而是为用户提供简单的沟通服务。目前支付宝以金融(转账和理财)、消费(口碑)和朋友为整体架构,的确较以往单一的支付服务新增了多个项目,但效果如何仍是未知之数。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数据显示,支付宝钱包活跃用户已超过2.7亿,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也是阿里系中用户数量最多的app之一。对于迫切在社交生态圈上有所建树的马云来说,在支付宝上嵌入社交功能可能会适得其反。业内人士认为,大部分用户对支付宝的定位是转账和支付工具,极少情况下会转移到支付宝上进行社交活动,越来越“重”的支付宝只会损害用户体验。来往向左,钉钉向右微信是马云一直想跨越的一座高山,就像当年淘宝打败eBay一样,但在经过多次尝试之后,马云或许发现,在社交圈打败微信要比在电商圈打败eBay难得多。2013年9月23日,阿里网络通讯事业部正式发布首款即时通讯软件“来往”,开始了与微信在熟人社交领域上的竞争。在发布之初,马云拉来赵薇等一众明星为来往造势站台,甚至在阿里内部论坛上发帖,要求阿里员工在来往上必须要有100个公司以外的用户,否则将没有年终花红。“10年前,没有人会相信淘宝会打败巨大的对手eBay,10年后我们难道不可以一试?”马云说。两年时间过去,来往不但没能完成马云的雄心,反而在一片萧条中低调转型。日前来往悄然进行改版,并正式更名为“点点虫”,由熟人社交转向主打阅后即焚的私密软件,有意成为中国版Snapchat。点点虫负责人邹孟睿公开表示,其实点点虫并不是做陌生人社交,更准确地说是熟悉的陌生人。邹孟睿认为,在与微信的竞争中,来往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这让来往团队开始反思转型。阿里网络通讯事业部有关人士说,来往团队更倾向于走年轻化路线,因此选择了阅后即焚的发展方向,以谋求展开与微信的差异化竞争。由于微信在熟人社交领域上过于强势,这也导致阿里旗下的社交软件不得不避其锋芒,选择某些特定场景做细分产品,例如旺旺和钉钉,前者主要针对淘宝和天猫上的商户和消费者,后者则是直接面对企业级别市场,并且走出了与来往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钉钉负责人陈航曾透露,在开发钉钉前,马云让他负责来往的研发和市场,团队一度膨胀至300人,但就算动用阿里所有资源进行宣传和推广,取得很好的业绩,用户却始终无法留下来。陈航在反思来往的问题后对国内的中小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工作型社交”存在极大的需求,钉钉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按照陈航的说法,钉钉的产品使命是改变制造信息的效率和传递信息的效率,通过把云通讯和现代电话融合,实现统一电话通讯平台,同时兼顾企业信息安全。“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在企业内部沟通和协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钉钉的产品定位就是要解决中小企业之痛。”钉钉公关部表示。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钉钉已经拥有超过80万家企业客户,其中不乏复星集团、英特尔等大企业,并且还在以每月10万家以上的速度增长。而最近专车巨头Uber中国也宣布将成为钉钉的首个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在产品层面进行全面打通,实现功能、用户的彻底融合,共同为企业员工打造优质便捷的通勤服务。钉钉公关部方面表示,钉钉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与Uber的合作不具有排他性,欢迎更多的第三方成为钉钉的合作伙伴。在8月31日的阿里钉钉C++战略暨开放平台生态发布会上,陈航表示:“钉钉将持续与isv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基于统一通讯能力的企业商务沟通、协同平台,为中小企业带来云计算和移动时代的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微信不是万能的,阿里也没有那么烂除了上述阿里自有的社交软件外,马云还握有另一手好牌。从2013年起,阿里陆续在资本市场上布局社交平台,投资了新浪微博、陌陌和Snapchat,其中新浪微博和陌陌都已成为阿里生态圈中的重要一环。2013年4月19日,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的价格入股新浪微博,约占18%的股权,并有权按事先约定的定价方式提高至30%;一年后,阿里向新浪微博提出申请,将股份进一步增持至32%,同时阿里还有权在新浪微博董事会任命一名董事。不过,根据新浪微博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虽然作为第二大股东,阿里持有新浪微博31.4%的股权,但投票权却只有14.8%;而作为控股股东,新浪仍握有微博56.1%的股份以及79.3%的投票权。这样的情况同样反映在陌陌身上。目前陌陌创始人唐岩拥有公司股权约为26.3%,但投票权高达78.0%,而占总股本20.4%的阿里只有6.1%的投票权。陌陌董事会中有阿里一名现任和前任高管,但无法直接左右公司的整体运作。虽然马云并非是控股股东,但对两者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新浪微博的年报显示,广告营销和增值服务是构成公司营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前者是占比超过八成。值得一提的是,新浪微博在年报中直接将广告营销的来源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阿里以外,第二部分则是阿里。今年第一季度新浪微博的广告营销收入7916万美元,占总营收82.2%,其中来自阿里的广告收入为3449.3万美元,占广告营销收入的56.4%,已经是半壁江山。但第二季度来自阿里巴巴的收入锐减至28423万美元,占比仅为32.3%。“我们广告和营销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与阿里巴巴战略联盟。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这些预期收入和维护好与阿里巴巴之间的关系,我们增长前景将会受到不利影响。”新浪微博在年报中坦言,其命运已经与阿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陌陌与阿里同样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最新的财报显示,陌陌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375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230万美元相比大幅增长204%;净亏损为8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460万美元相比大幅收窄。目前陌陌的营收仍然以会员订阅服务和游戏业务为主,但是业绩增长最强劲的是移动广告业务。第三季度陌陌的移动营销服务营收为108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30万美元。按照陌陌的官方说法,得益于推出实时竞标机制,其移动营销业务实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来自于阿里和58同城等第三方战略合作伙伴的移动营销营收也对陌陌第三季度的营销营收同比增长作出贡献。阿里和新浪、陌陌的关系微妙,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抗衡微信。截至2015年9月30日,新浪微博的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亿,陌陌的月度活跃用户数为7300万人,两者仍保持快速增长。但微信坐拥5.7亿的日活跃用户,阿里系所有社交软件的活跃用户总和仍无法在短时间内追赶微信。据汇丰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微信的市场价值估计高达836亿美元,几乎是腾讯市值的一半。“我觉得微信是一把好牌,但是打烂了。这跟打牌是一样的,你手里的好牌,不能对方出个4你就砸上去,你一定要打击到对方要害部位。”今年年初,在微信红包的刺激下,马云坦言曾一度自乱阵脚,但最终依然坚定阿里的战略大方向,大力押注云计算业务。“微信不是万能的,阿里也没有那么烂。”在马云看来,今天的格局是四五年前已经确定了,“我们还是应该走我们自己的路”。来源:行行出状元
马云:我不在乎别人说我是卖假货的

马云:我不在乎别人说我是卖假货的

12月18日消息,今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马云在闭幕式发表演讲,马云表示,对于互联网必须要有一种治理的思考,对于不同国家民族,治理的方法确实不同。在中国,管出了七亿互联网用户,管出了BAT,管出了无数的创新。“以前我特反对管,但是今天出现了假货,欺诈,人家说你管理不严,所以还是需要管理。”马云称,自己并不在乎别人说自己是卖假货的、颠覆还是破坏者。目前制造业与实业并非不行,仍然有人活得很好。今天零售行业被电子商务冲击,但在20年前,正是现在的零售行业冲垮了零售小贩,冲垮了国有体系,引领了未来。马云说,“在我们看到别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多思考一下自己问题。”整个社会的进步谁也阻挡不了。以下是马云演讲全文。各位下午好!第二次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过去的一年我相信变化非常之大,去年我们这都是互联网界业界的聚会,今年变了很多新的面孔,有国家元首,有各非通信行业的学者,还有整个各行各业的人。我觉得互联网必须是一个生态,而这个生态就必须有多物种,物种越丰富,生态越健康,参与的人越多,才能真正做到共融共存,相互依赖。我相信明年的现在变化会更加大,中国有一句话,“山中一天,似人间千年”,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互联网由于它强大的能力,所看问题的角度、深度、广度的不一样,确实我们把一个月当一年用或者一年当十年用,发展速度特别快,我在网络上看到周鸿袆发的微博,“一夜之间,世界全变”,一下子成了最老的网红。20年以前,我在北京参加过一次论坛,一个研讨会,讨论互联网是否需要管理和治理,那时候的1994年,1995年年初我说互联网都还没接进中国,就诞生了一批专家对未来要进行管理。20年过去了,所有他们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发生,但是没担心的问题全发生了。今天全球有32亿的互联网用户,其中15亿人是出生于1980年以后,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世界,光在中国已经有近七亿人使用互联网,如果不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进行系统的治理,相信这是对全人类的挑战,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被管理,或者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希望被管理。美国有一些自由思想认为,互联网不需要管,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政府总是喜欢管的,但是事实上我觉得出了问题,大家觉得再管已经晚了,毕竟今天20年以前我们不知道怎么管,但是20年以后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治理的思考。互联网的特性就像乌镇的水一样,水是无处不达必须互相连通,水是清澈透明,水又必须是公共的,所以水不是谁能管好,而是要共同致力,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文化的不同,治理的方法确实不同,我在海外有不少人讲,中国的互联网是不是管得太紧,但是我自己这么认为,不管怎么样,这个国家管出了七亿互联网用户,管出了BAT,管出了无数的创新,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就像阿里巴巴一样,以前我特反对管,但是今天出现了假货,欺诈,人家说你管理不严,所以还是需要管理。第二,我们正在进入IT向DT时代的转型,IT和DT巨大的差异在于思想上的差异,重要的差异是成功者必须是利他思想。只有让你的员工,让你的客户,让你的合作伙伴比你更强大,只有让你的竞争对手比你更强大,社会才会进步,你才有可能成功。互联网已经把大家,把人类变成了共同体,在这里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你消灭我,我消灭他的情况,互联网的技术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技术也未必是好的,技术也会带来很多麻烦。这次我看到了互联网之光,整个博览会,很多优秀的产品,优秀的技术展示,我相信人类在过去20年,我们把人当作机器,未来很有可能我们会把机器当作人。我相信衡量一个企业,一个个人的成功不是你获得了多少权力,不是你赢得了多少财富,也不是你头上有多少花环,而是让你的客人,让你的客户,让你的员工,人你的社会赢得更多的权利,获得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财富,获得更多的光环,才是真正的成功。技术和思想的变革一定会引来各种各样的不满和混乱,今天我在中国也一样,有人说卖假货的马云,有人说是颠覆的马云,破坏者的马云,我并不在乎,跟30年前改革家受到的压力和指责,跟现在反腐倡廉所受到的阻力和指责,我们这些算什么?但是我们今天必须要明白一个问题,社会的进步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大家说制造业不行,制造业从来就没有不行过,苹果很好,特斯拉也很好,有人说实体不行,实体其实也不错,今天大家说零售行业被电子商务冲击了,但是大家记住没有,20年以前,今天的零售行业冲垮了零售小贩,冲垮了国有体系,但是当时他们引领了未来,创造了需求,引领了需求,发现了需求。今天的电子商务,今天的年轻人用互联网的技术发现了需求,创造了需求,今天更诞生出无数的新实体,在我们看到别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多思考一下自己问题。最后我想跟大家讲,整个社会的进步谁也阻挡不了,我们必须学会感恩昨天,没有昨天IT的积累,没有昨天全人类各个知识的积累,我们不可能走到今天,我们要敬畏明天,更要珍惜现在,不管今天互联网在座的,BAT也好,谷歌也好,Facebook也好,不管多了不起,我们在台上的时间并不会太久。珍惜今天每一天的努力,珍惜今天每一天的贡献。我们时间不多,但是可以做出对人类影响的东西非常之多。没有人是未来的专家,对未来我们既要敬畏,但也要大胆的尝试,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勇于犯错误,这个社会才会进步。希望每一年的互联网大会能够越办越成功,越来越多的新鲜面孔参加,世界各国的人能够参与到这,分享到这,让全世界的年轻人分享互联网,让互联网对社会创造正面的,积极的贡献。谢谢各位!来源:行行出状元
商务部研究员:马云为什么“极端的无耻”?

商务部研究员:马云为什么“极端的无耻”?

风光无限的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翘楚的阿里巴巴的领军人物马云,自然是焦点之一。而马云果然也不负期望不辱使命,发表了若干有意思的观点。其中,当属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原因的解读:中国的BAT,是“管”出来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叫“无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叫“睿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却非要说“不然”,并且还不是善意的谎言,而是深思熟虑的利益取向,则只能叫“无耻”!还不是一般的无耻,是极端的无耻。马云在中国已几近成神。国内几乎每一个机场,都在播放着他的演讲,频率、时间远超“新闻联播”。身家数百亿、掌控着炙手可热的大企业、与国内外高官会见寒暄、与灵界人士探究人生真谛……人到了这个份上,以我们的国情,众生膜拜很正常。但别人可以崇拜,自己还是应该有点自知之明的吧?何况,马云绝不是那种没有自知之明的浅薄之辈—若是那样,他也成不了如今的马云。【马云是个“购物狂”,2015马云都买了啥?】马云毫无疑问具有企业家素质。现代中国企业家,主要出自广东、浙江,自有历史和人文渊源。马云当年卖“黄页”,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看到了;他在第一波互联网热潮时做网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他看到了;别人跟着他做网商时他做网融、做足球,别人没看到的,他看到了……企业家的敏感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稀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此前以及今后发展的基本支撑,马云及阿里巴巴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但,你能想象,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看明白了事情,马云会没看明白?马云的智商不比我们低,情商应该还比我们高,他怎么会说出那样前后矛盾、逻辑混乱、罔顾事实的话?那么,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马云的聪明,或许也在这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都知道真相,但我们可不都是那个天真未凿的孩子,敢于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我们充其量安慰自己:我即使不能说真话,起码我没说假话。但我们也知道,并不是你想逃避不说就不说了的;时局使然,即使是假话,也不得不说。我自己做不到不说假话,绝大多数人也做不到;但总不能有意识地说明知是大错特错而且危害性极大的话吧?作为互联网中人,又是第一批创业者,马云毫无疑问知道他的企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不信,请马云先生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如果一开始就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全面“管理”,还会不会有阿里巴巴?不要说工商审批登记了,如果当初阿里巴巴把自己搞网商的计划清清楚楚报告给了工商局,工商局不说当即毙掉,也会因为兹事体大自己决定不了,要向上级请示,地方政府也无权审批,还得报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银监会……最后轻轻松松耗死马云(参见中国为何出不了苹果、微软之讨论。本人多年前调查义乌小商品城何以发展起来,当地工商部门的根本经验就是:不管!而工商管死的国内市场可是比比皆是。没生下来就掐死、闷死了的企业、创新到底有多少那只能是天知道了--马云却在互联网大会上看到了“管”出来的无数创新,呵呵)。直到如今,包括阿里巴巴以及BAT在内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多半还采用规避中国政府监管的VIE模式(所谓的“协议控制”模式。即业务经营在国内的企业在境外融资,外资通过协议控制国内企业经营获取资本收益,但国内企业并不显现为外资企业,因而规避了对于外商投资的行业监管)。虽然中国绝大多数人搞不懂何谓“VIE模式”,但马云先生应该很清楚吧?既然你觉得中国的BAT都是“管”出来的,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逃避中国政府监管呢?为此还曲里拐弯搞了那么复杂的股权、管理模式设计,乃至于宁愿把监管权交给外国投资者(股权)和外国政府(辖权)?!我们不能说阿里巴巴们的股东不应该是外国人,我们也不会偏狭地认为外国资本只是通过阿里巴巴们白赚我们中国人的钱;但明摆着中国也不缺资本,马云为何不用中国资本而偏用外国资本呢?更加令人想不通的是,为何用了外国资本,却又利用当时外资法的漏洞规避了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管,而不是高尚如现在的马云“主动”向政府申报要求政府监管呢?难道这不是在处心积虑逃避政府监管吗?以至于现在正在修订中的《外国投资法》,都要为此专门考虑如何防止阿里巴巴VIE模式这样的规避政府审批监管问题。但现在,马云就敢在国际场合,面对着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专业、非专业人士,说出这样的话:他的企业是政府“管”出来的!呜呼,这是有智商含量、道德含量的话吗?第二,如果一开始就对网商进行线下实体店那样的注册登记、经营纳税、市场监管等的管制措施,淘宝天猫能不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阿里巴巴所以有今日辉煌,支撑它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网商;但,如果把它的网商也以线下那样的工商审批管理方式监管,还会有这数百万网商吗?以我们的普遍经验,名称核准就要打掉约五分之一;银行开户、注册资金又要打掉约四分之一;经营范围审批、注册地址审核等等还要打掉约三分之一;千辛万苦剩下点漏网之鱼再跟实体店一样纳税缴费、三天两头被检查……马云自己说吧,他的平台上还能剩下几家网商?那样的话,马云创造新消费节点的双“11”,该就只剩下赤条条的两根棍了吧?哪儿冒出来912亿?奇怪的是,国家工商总局曾经想查处-起码是“关注”阿里平台的假货问题—这该是名正言顺、依法依规、利国利民的政府行政行为,属于该管的“管”了吧,却引起了阿里的强烈反弹。马云的意思不外两个:假货泛滥是你政府没管好,渎职,关我平台甚事?消费者知假买假,活该,关我平台甚事?结果是马云与到访阿里的总局长握手言欢、冰释前嫌。顺便说一下,国内至今没有电子商务法,有关部门曾经多次试图制定电子商务管理办法都没有得到足够支持,很多人就是怕把电子商务这个新生事物管死了。而马云,一方面鼓吹管制互联网—这有利于目前的互联网巨头维持自己的行业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又呼吁开放市场,拼命争取包括金融在内的行业准入权,利用自己掌握的庞大政商资源开辟新的疆土—里外通吃,这就是马云欢呼管制的内在逻辑?这两个问题的真实答案,我相信马云心知肚明得比谁都清楚,否则也不会有他的今天。但他在互联网大会上,就是那么义正辞严、理直气壮、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果敢决绝、堂而皇之、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了:中国的BAT是“管”出来的!当然,他,已经“出来了”,现在加强监管,无异于抑制竞争对手,对于巨无霸们无损有益,所以他喜欢而且欢迎更不惮献策建言。即使不考虑竞争问题,还有更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呢—别人的江湖传说云山雾罩,在马云自己可是明镜似的,怎么可能说错话。嘿嘿,无耻,就是这么炼成的。来源:行行出状元
阿里CEO展望互联网下个爆发点:帮助供给端产业升级

阿里CEO展望互联网下个爆发点:帮助供给端产业升级

在2015年的天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中,阿里巴巴创下了912亿元的销售纪录,24小时卖出的商品总额超过了美国“黑色星期五”全国线上线下销售的总和。有人问我,在体量已经这么大的情况下,阿里巴巴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增长,再创纪录?我的回答是,这不是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创造的,912亿元是从供应、营销、物流到消费者整个生态系统共同创造的。在目标一致、标准统一、链路顺畅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商业生态全面融合互联网所爆发出的惊人威力。今天,中国作为如此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在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互联网结合商业发挥了巨大的能量。所有行业都在拥抱互联网。可以说,中国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在了全世界的最前列。但当我们谈论全渠道用户管理、全渠道销售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在讨论互联网对消费侧的影响。展望未来,互联网推动实体经济更深层次的爆发点是什么?其实是基于通过互联网获知消费需求变化,最终指导供给侧的升级。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数据每天都在印证一个趋势:消费升级——消费者已经逐步进入了追求个性化、品质、体验和时尚的阶段。跨境电商在飞速发展。法定节假日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中国消费者出国消费。为什么出现“海淘”,为什么人们一定要出国购物?实际上这背后是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把信息流通成本无限降低,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消费需求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的供给端还在按照原来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一定无法满足未来消费的需求。而通过互联网,企业获得消费者的信息过程变得非常扁平而快速。所有消费者可以触手可及,所有消费者行为、偏好的数据可以更容易被捕捉和获取、分析。企业可以随时可以看到消费者评论,从社交媒体上查找口碑,在社区里找到共同爱好者。这一切,都将转换为生产力,指导供给侧随之变化,提供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今天很多制造企业,有着令人担忧的库存问题。库存是怎么产生的?库存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我们拿服装行业举例,这是最经典的经销模式,厂商创立一个品牌,请设计师设计产品,一年开几次订货会,每个地方招募经销商,经销商开门店,品牌商的工作就是把货卖给经销商,销售就完成了。这个货是不是到消费者手里,其实品牌商很难知道。消费者对品牌反馈如何,品牌也很难知道。当这个货以填鸭方式进入市场之后,整个市场反应都是后置的。互联网帮助供给侧升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生产流程、供应链方式进行变革的过程。通过互联网,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瞬间反映到生产供给端。整个供需结构不是树状结构,而是网状结构。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迅速得到总结,让供应链的组织变得更加高效。2016年,我们更需要的是展望未来。我们正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并将走向万物连接的物联网时代。未来所有的终端都能获得消费者信息,反馈给制造者。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供给侧最终会出现全新的商品设计流程、商品生产流程。这样的流程的改变最终会走向满足消费者更加个性化的定制经济。此前,人们常把互联网等同于一个销售渠道。实际上,作为供给侧的企业,应该通过互联网快速获悉消费端的变化,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工具,对自身工艺、流程、供应链模式升级,以满足消费端的变化。这才是互联网+,这才能给所有商业、制造业、生产企业带来完全新的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和机会。(本文为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中国经济网撰写的专栏。)来源:行行出状元
一窥小马哥眼中的“互联网+”

一窥小马哥眼中的“互联网+”

小马哥在接受各路媒体采访时,曾提到了一些有关“互联网+”的有趣比喻,有的比喻含义很深,互联网领域的资深人士可能会深有感触。小编在此只是粗粗整理,希望通过这七个比喻,一窥小马哥眼中的“互联网+”。一、鱼和水其实,“互联网+很多行业”,过去就已经很成熟了。比如,“互联网+通信”就是即时通信,已经是非常成熟,运营商一开始也是很不适应,但现在运营商越来越意识到,大家是鱼和水的关系,互联网这一端发展了,数据业务的流量是大大超过语音收入的下滑,整个增长是更好的。但是会有阵痛,大家一开始觉得互联网一来跟通信结合很可怕,会不会把过去的收入打没了,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运营商已经跟三年前、两年前之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全球来看这是大势所趋。二、电移动互联网就像电一样,过去有了电能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改造自己的行业。过去有了电和能源以后,你说电力公司、能源公司是取代了所有的其他行业成为完全支柱产业吗?并不是,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更多地是提供一个基础的东西,但是本身我们这个领域也会成为很大,就像能源领域,互联网领域本身也会成长很大,但是更多的是它帮助其他产业用好互联网,它本身也在提升。三、信息孤岛互联网还可以解决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过去政府各个部门都做了大量的信息化建设,有大量的基础数据,但是由于没有直接互联起来,利用率并不高。移动互联网可以构造一种更简洁、更人性化的人机接口,并且有效解决数据交换问题。用户通过各类政务微信、政务APP等应用,在移动端也能享受行政服务大厅的一站式服务。例如广州市通过开通微信“城市服务”功能,将医疗、交通、公安户政、出入境、公积金等17项民生服务汇聚到统一的平台上,市民通过一个入口即可找到所需服务。随着公共数据的逐步开放,微信在连接、整合公共服务方面将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把信息孤岛连成一片陆地,连接的是数据,方便的是民生。四、连接器过去很多资讯其实没有开放,比如说实时公交数据、天气数据等等,很多的数据政府有,但是没有能够让很多APP开发者(公众)利用,这其中当然有基于安全的原因,所以要看怎么能更有序地使用这些宝贵的数据。其实用手机、微信为连接器,是我们努力希望在产品形态方面能让用户形成一个很简单的记忆连接点。我用什么方式可以接触到这些服务?过去这些系统要做都不难,但是为什么最终起不来呢?就是人们觉得它入口太深了,太复杂了,久而久之就不用了,所以说不是没有这个资讯,也不是系统很难开发,而是它的人机界面不够简单。我们希望在人机界面构造一种更简洁的、更人性化的人机接口。腾讯更擅长在这方面,后面需要很多的合作伙伴,因为肯定不可能我们做每一个垂直领域的内容,我们希望能够作为一个小小的连接器,跟很多合作伙伴、政府、内容源做合作。我们也看到很多领域是我们做不了的,比如说很多匿名社交的,可能对于大平台来说不适合做,这些我们应该放出去让别人做。包括我们投的一个小公司、小软件,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移动贴吧产品,你看不出它有什么潜力,但是又透着一种未来感、科技感的东西。发现有这样一些机会的时候,我们更多是希望投资、支持外面的一些团队去做,而不是全部自己在我们体系内做。我们过去也试过把很多东西放在我们体系内做,后来发现我们的架构可能更适合做一些基础性的、平台性的、普世性的连接器,太复杂、太深入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会有裁判员和运动员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也想得比较开,过去走了很多的弯路,觉得这个好象跟我们有关不能放,但是最后发现其实反而做不好,现在还是心态更开一点更好。五、零件我们把自己做成一个零部件,作为一个开放接口,给很多垂直领域的合作伙伴,把帐户关系链、社交广告能力、支付能力作为最原始的武器开放给他们,具体搭成什么样的模型、做成什么样的事情,真的是有时候我想象不到,很多垂直领域可以做出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腾讯不是要自己去做所有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是提出来这个理念,然后我们提供一些基本的零配件,做一些钉子、锄头这样的工具,希望把这个工具给大家,让很多行业拿来就可以用了。但是这个行业(比如说医疗)后面那么深的产业链怎么做,对我们来说就很陌生了,我们要么就投资、要么就提供API接口,开放给外面很多懂这个行业的第三方公司。比如说教育领域也是,他们会用腾讯的工具来创新,他是这个领域里面很深的专家,怎么用好移动互联网、用好微信、用好公众号,或者用好其他的一些不一定是腾讯的产品都可以。六、生态“互联网+”这种生态战略,希望能够被国家采纳,成为国家的战略。这个思路其实就是说,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能够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BAT三家这方面的目标和方向都比较一致,英雄所见略同吧。大家都往这方面努力,不管是数据开放、云平台、提供连接,都希望把很多信息孤岛能够接入到各自的生态体系,让各自的生态体系里的用户很方便地使用。这里面是良性竞争,看谁做得好,这样才能得到用户的欢迎,自然你的黏性、用户量会越多。我们现在看到其他几家生态公司,我感觉大言不惭比我们晚一点,但是最终会跟我们意识到的问题一样,我们早一点走、早一点碰壁或早一点改而已。但是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是会一致开放的。这不仅是DNA,不仅是管理上的问题,精力的问题,还有很多的创业的机制问题。因为很多领域是必须要有创业者在这个领域全心全力推动,才可能见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你是赌自己的一个团队做的好,还是赌市场上很多家他是最后打出来的那个赢家更好?哪边胜率高?肯定是市场胜率最高,我们经过这两年的实际痛苦经验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现在坚定不移地往这方面走,应该成为所有创业者最好的合作伙伴。七、浪潮我们非常尊重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大家都是摸爬滚打十几年过来,都非常不容易,都各自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市值都是一时的,腾讯十几年前市值也不大,现在大了也不意味着什么,所以更关注的还是在一波波的浪潮面前,你怎么有适应潮流的战略,做好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来源:行行出状元
马云:不是实体不行了,是你的实体不行了!

马云:不是实体不行了,是你的实体不行了!

“双十一”期间70%的商家是新实体,这些企业在3年前都没听说过,这些企业完全按照新新人类的消费需求出现的。所以不是实体不行了,是你的实体不行了;不是零售不行了,而是你们家的零售不行了。”这是马云在1月10日下午浙商总会“2016浙商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会”上发表的演讲,马云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大家都不好”。以下为马云演讲实录:一、企业家是市场上打滚过来的,需要更为勇敢我在上海市浙江商会的年会上说过,企业家不像职业经理人,是可以培训出来被教育出来的,他是需要被发现的。所以台上几位企业家的风格都不一样。我在公司内部是反对由职业经理人掌控这家公司发展的,所以7年前的股改机制的设计上,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的区别在哪里,我们同样上山去打野猪,职业经理人看到野猪没打死,扔下枪就跑了;但企业家看到野猪没打死,拿出菜刀就冲上去了,可见企业家是市场上打滚过来的,需要更为勇敢。二、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大家都不好“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有自己的知觉,企业家需要根据感性和理性做深刻的分析。譬如说这次,商帮中很少像浙商这样勤奋的群体,新年刚刚过去,大家就聚焦过来学习。所以如果浙商活不下来,应该也没几个商帮能够活下来。我先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今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而且会持久的不好;但也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大家都不好。经济形势好与不好其实跟你没什么关系,好形势下烂企业有,坏形势下好企业也多得是,中国最好的企业绝大部分都不是在好形势下出来的。我对企业失败的案例尤其感兴趣,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你会发现,80%-90%的好企业都会经历过三到四次非常残酷的时代。一家企业没有经历过残酷时代,没有经历过内痛,没有经历过外斗,是经不起风浪的。为什么我说现在的经济形势不好呢?现在看起来有一系列的因素在影响,美国加息、资本外流、人民币峰值、股市震荡、出口负增长、投资乏力、产能过剩、实体不振、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企业家信心不足,雾霾越来越重,反正没一个人说自己日子好过的。但大家要记住,改革是不可能在好的时候进行的,改革是被逼出来的,创新也是被逼出来的,到今天这么不好的情况下,改革是到非改不可的时候,可企业家不要希望改革的具体措施会出现在中央政府的下一轮文件中。阿里巴巴并不是等到中央政府出个允许做电子商务的文件才发展起来的,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好公司都不是因为出了份文件才起来的。甚至于,等到文件发布指明方向的时候,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这个时候企业冲进这个市场,反而死的概率非常大,因此企业家眼光的判断非常关键。三、阳光灿烂的日子修理屋顶是最重要的我一直认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修理屋顶是最重要的。在企业经济形势好收入高的时候,利润丰厚士气又高的时候,反而是必须对企业进行改革的时候。每一次局势越好,我心里压力越大。压力越大的不是说明年做多少,而是考虑应该拆掉什么、撤掉什么、关掉什么。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切记冷静。有一则寓言,说三个人正好遇上暴风雨,一个人有雨衣、一个人有雨伞,还有一个人既没雨衣又没雨伞。有雨衣和雨伞的人仗着有装备,就在冒着暴风雨继续行走,结果两个人都受伤了。而什么都没有的那个人,只是想办法找个地方躲雨,等雨停了再继续出发,反而是那两个带雨具的人更晚到达目的地。这个寓言告诉我们,遇到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要沉着冷静。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区别在于,说道理很容易,但动手做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企业家要学会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四、如履薄冰的互联网经济,要想清楚怎么做现在都说实体经济如履薄冰,其实互联网才是如履薄冰。大家可以想想,实体经济企业都可以活到几十年以上,但哪家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活过10年以上?在全世界有哪家互联网公司活跃度超过5年以上?我们今年交了170多亿的税,但明年怎么办?总有一天,创新会停止下来,如何保持创新?你已经知道天气不好了,想清楚应该怎么做。未来5-15个月,经济的减速会持续。有人说,我们要保持7%。我却认为这有难度,毕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总体经济增速即使是3%-5%,那也意味着有些企业或有些行业的增长照样是两位数,也有些企业或行业是负增长,事实上,负增长并不是坏事。做公司的,必须考虑,哪些部门要关掉、哪些部门要整改。未来的5到15年,会是一个持续时间段。因为反腐败本身就是经历阵痛的过程,扶贫则是另一个机会。既然国家下定决心要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发展机会所在,因为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力在未来15年会越来越弱,市场的力量、企业的力量会越来越强。以前靠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卖这些东西并不是本事。今后要靠牌照、靠建立在原材料上创造的附加价值,只要企业能够持久产生价值,才能在市场机制中好好活下来。五、危机是对CEO能力的考核今天有许多人说企业活得痛苦,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全球经济的下滑,二是因为你的组织文化和体制在过去10年还可以活得不错,但在未来10年,越来越走向市场经济的时候,机制文化和人才不适应的话,就会死得很惨。我们经常考虑和讨论的,就是什么样的机制什么样的文化和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未来10年公司发展所需要的。所以危机一定会有,危机来的时候,考核的不是员工,而是考核CEO的能力和企业文化能否扛得住。CEO是具体做什么的?形势好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做判断:什么事情是不好的,要消灭。形势不好的时候,要找到好的机会在哪里。这是CEO的首要职责,是领导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综合来说,就是考验眼光、胸怀和抗击打能力。其中的“眼光”包括看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广度;“胸怀”则是多接触年轻人多听不同意思多开阔思路;抗击打能力是指多保持乐观,即使在看清楚困难所在之后仍然能够保持乐观。2012年,阿里巴巴如日中天。做公司预算计划时,他们来听我的意见,所有的利润指标收入都要翻一番。但达到这一工作要求的人员招聘数量要多少?最初做下来的人数预算是8700多个人,我觉得不能接受;第二次做计划7800个人,我仍然觉得多;最后一次,我拍板说,“200个人!”结果呢,所有的指标翻一番,人数反而尽减300个人。改革是逼出来的!六、想要了解市场就要接近年轻人中国今天巨大的消费风口极其巨大的,这是独一无二的全球罕见的机会。只有先了解市场,再摸清规律,才有可能起来。大家都说学美国,但美国的东西放到中国来不一定灵。为什么呢,美国人是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是花昨天的钱;美国人是投资很理性、花钱很感性,中国人是投资很感性、花钱很理性。美国人不了解中国,但中国人一天到晚研究美国,反而应该了解自己、了解人性、了解中国市场。今天最新的东西很多是在电影在电视剧上出现的,现在了解市场必须在一线了解年轻人的消费口子,接近年轻人就对了。“双十一”期间70%的商家是新实体,这些企业在3年前都没听说过,这些企业完全按照新新人类的消费需求出现的。所以不是实体不行了,是你的实体不行了;不是零售不行了,而是你们家的零售不行了。七、企业应考虑如何解决明天的问题前面提到反腐败和消灭贫穷是机遇,我们必须看清楚这两个巨大的机会。因为改革开放,我们只花了30年就回到世界经济体的一线阵营。市场压力倒逼改革的机会是存在的,但不要盲目等待改革,自己先在企业中进行改革,创造改革。第三个,是科技的风口,每一次技术的革命都是靠后面30年的时间真正发展起来。这一次互联网的变革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但我们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这一轮的20-30年,层出不穷的企业会起来,层出不穷的企业会倒下去。第一次技术革命释放的是人的力量;第二次是释放了人的持久发展能力。技术革命带来的是公司,这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现象是,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手机普及率达到90%,人类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几十年的数据收集信息沉淀,已经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收集总汇,这一次很可怕,带来的是智慧的变化、是人脑的变化。生物科技、大数据、云计算、人类健康要求。在DT时代,所有的企业都是透明的、都是分享的,所有的企业都必须与众不同。如果不是一个一切以消费者为驱动,围绕着消费者需求去转的企业,很难生存下去。未来世界不会建立在规模经济、权势和金钱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知识、智慧和创新的基础上,任何东西有前瞻性才有意义。今天许多企业争取解决的是今天的问题、昨天的问题,而不是考虑如何解决明天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站在前瞻性这个角度去思考,假设你在10年前,有什么事让你觉得做了会不一样,那么同样的,如今企业必须去做什么事情,才能在10年以后活很更好。八、学会放弃,该淘汰的就要淘汰干净有什么、要什么、需要什么,企业到一定程度必须学会放弃。在不好的形势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以前要凭关系,现在是凭眼光。每个企业不要去总结外部政策有什么不对,而是要总结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然后把该淘汰的东西一定要淘汰干净。困难时期冷静定位,这个做起来是不容易,哪几个部门业绩最好,然后把资源往这些部门倾斜,该关的就真关,希望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观感,想清楚痛点在哪里。有痛点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想清楚怎么度过。南泥湾开荒,在这种形势下好好守住自己的几亩地,慢慢耕作。最后感谢大家对浙商的支持,今天只是一个交流的机会,我提些看法和思考。大家为什么要聚焦在一起?非政府的商业组织会越来越有发展,商业企业必须要有自律,必须要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以后要将自己拟定的行业规则推荐给政府。所以我希望浙商团结在一起的浙商总会,是一批有目标、有理想的浙商。四件事情请大家永远坚持:一、不行贿;二、不逃税;三、不欠薪;四、不侵权。这“四不”是我们的底线。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行业准则。感谢所有的会长和理事长的支持。最后我提个建议,乘这个机会,浙商多学习多思考多走出去,投资自己。我在2015年基本上没停下来,大家以为我在宣传什么,其实不是,我是在思考在学习,看全球的企业在做什么,可能并不一定会做成什么生意,但是对大家是有帮助的,一定要有世界观。未来的企业一定是有全球意识的,而且未来的企业一定是有担当的。谢谢大家!来源:行行出状元
阿里建信用服务平台助浙江“三位一体”改革

阿里建信用服务平台助浙江“三位一体”改革

7月31日消息,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简称供销社)与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承诺共同将浙江打造成全国“三位一体”改革新样板。“三位一体”即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体系。作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综改试点四省之一,浙江承担“三位一体”改革任务。“‘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实质就是要解决政府不好办、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单个部门办不好的事。通过组建各级各类农合联,可以把‘低、小、散、弱’的‘三农’经济主体联合起来,把分散在各级各部门、政府企业团体、市内市外的各类服务主体整合起来,产生叠加效应、化学反应。”此次在衢州召开的浙江省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现场会,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大国小农”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下,农联合改革解决了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难问题,整合了包括供销社在内的为农服务体系。官网资料显示,浙江省供销社干部职工达15万余人,旗下有一千多家企业,供应着全省70%的农肥、农药、农膜。根据最新协议,阿里巴巴将参与实施“三位一体”数字化工程,构建数字化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亿邦动力了解到,合作三方将在三方面进行试点:一是依托阿里巴巴数字平台优势,共建智慧农业大数据;二是发挥农合联、供销社系统的组织和资源优势,共建“一县一业”新模式;三是打造信用服务平台,增强涉农金融服务保障能力。据悉,此前,阿里巴巴已和宁波供销社试点合作,通过“溯源”服务,实现当地核心品类农产品的生产数字化、商品标准化、品控显性化,同时协同当地供销社电商团队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此外,2018年,阿里巴巴实施“亩产一千美金”计划,目前已覆盖全国25个省份近1亿人口,孵化超过2500个农业品牌。来源: 亿邦动力网
马云谈寻找接班人

马云谈寻找接班人

2月21日消息,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年会今日继续进行,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我与联想27年”的主题论坛现场,马云应邀分享了寻找接班人的看法,马云表示,选择接班人不能搞赛马制,重要的是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让团队选出他们心目中的领袖。 对于企业找接班人,马云的核心思想集中于两点。一是需要非常重视,而且及早考虑,趁着最年轻、最年富力强的时候进行,就像准备生孩子一样;二是转变思维,从另一角度去思考接班人问题,而且不能再搞“跑马选帅”的老路子。马云所谓的转变思维,指的是不再将这一问题看作是老板选帅,而是让团队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领袖是谁,老板只是肯定而已。马云解释称:“传统跑马选帅的问题,今天已经被证实了,对公司的伤害超过了大家的想象,因为你只要选出两个帅,去选的时候,两个帅要成功必须要有两批团队,两批团队最后死的是另外一个团队,政治斗争就会起来。”从“老板选帅”到“员工选领袖”,马云的启发来自社会学概念——“六个人之中有人杰、七人之中有混蛋”,即你找到六个人关在房间里面,二个小时以后你会发现中间一定会出现一个领导者出来;街上随便找七个人关在一个房间里面,二个小时以后中间一定会出现一个坏蛋。于是马云学以致用的方法论是:“作为一个企业家的CEO一定要观察你的员工里面,心目中的领袖是谁,刻意给他机会、给他培养和训练,而赛马会导致今天GE公司的问题,很多公司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不过马云强调称,选接班人或选CEO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非常慎重。马云认为必须把选接班人作为CEO上任三个月后的内部考核指标。“三个月以后必须告诉你哪三个人能成为你的接班人,你是怎么培养他的,我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问他,你是怎么培养这三个人,到底花了哪些钱、花了哪些时间,是怎么系统培养他们?”马云还进一步解释称,选接班人的实质是选一个接班的班子。在具体接班班子的培养上,马云表示:“如果说这个人已经被确定为CEO的时候,我会给他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指标,除了战略执行以外,就是三个月,最迟是一年以后必须要告诉我,如果他今天出任何事情谁可以取代他,有三个人的名字,这三个人会由董事会跟他一起去共同培养、去发掘。”此外,马云还强调称,这三个人的目的不是为了PK,而是能够保持董事会、CEO的每个人都有接班人,但最终到底是不是这三个人,董事会还要进行考察。但马云也坚定认为,从外面找人的模式,不是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主的模式,而且从外面找人也很辛苦。马云表示,这个问题曾经和阿里巴巴的投资人阎焱有过深入讨论,硅谷那套选取接班人的制度在中国很难嫁接成功。阎焱则用实际的投资案例佐证了马云的看法。阎焱谈到,在2000年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的高峰时期,软银投了一批海归互联网公司,而且当时都很信奉硅谷模式,投了项目就找从海外回来的CEO、CFO、CIO,结果到2001、2002年互联网风暴过去以后,嫁接回来的所有海归,基本上百分之百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功。阎焱总结说:“后来发现投一个公司,想按照美国的模式,想换一个CEO如果发现方式不合适,你想去救他,或者认为能救,结果一定是一家死。那天我跟马云聊到这个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换一个CEO,我们基本是这样,宁愿不换人,要么是撤,要么在公司培养,从外面来嫁接的东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几乎没有成功的。”来源:行行出状元

相关文章

万师傅

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服务去除中间化 服务费可大幅降低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