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程序的文章
VERO MODA开通小程序商城 门店导购线上服务

VERO MODA开通小程序商城 门店导购线上服务

4月2日消息,VEROMODA开通了线上购物商城小程序。目前小程序商城内覆盖产品包括外套、上装、连衣裙、半身裙、风衣、西装等各类服饰产品,以及食品、包包等配饰产品。据了解,VERO MODA线上商城采用了绑定导购开辟分销渠道的策略,即门店导购通过小程序成为来访顾客的线上顾问,并为其提供线上服务。此外,VERO MODA线上商城采用会员卡制度,用户注册会员卡后进行消费的金额会在会员卡中积累,普通会员在Bestseller正规渠道消费每满500元获赠1000购物积分,累计实付金额大于1000元小于3000元是升级为银卡会员;累计实付金额大于3000元时升级为金卡会员,且等级永久有效永不降级(除退货原因外),区分于普通会员,银卡会员消费每满500元获赠1500购物积分,金卡会员消费每满500元获赠2000购物积分。除购物积分外,会员俱乐部还会不定时推出各式礼品,邀请会员参加积分兑礼活动、会员俱乐部活动;不定期推送公司新进产品信息及市场活动资讯动态;记录会员在绫致时装的消费情况,以便会员方便地了解升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会员消费所获购物积分可在线上积分商城或门店兑换指定商品或优惠券。同时,VERO MODA线上商城还推出了查看订单、退货及售后服务、查询附近门店等功能。公开资料显示,VERO MODA是丹麦时装集团BESTSELLER旗下的女装品牌。自1987年成立以来,VERO MODA的销售网点已遍布45个国家,已在全球拥有2000多家概念店、其产品在超过6000多家的时装零售店内销售。主要市场包括丹麦、挪威、瑞典、德国、芬兰、荷兰、西班牙、法国、加拿大、英国等欧美国家。2001年进入中国,至今已在中国开设了1800多家店铺。
吴声:基于小程序的群运营是商业的风口机会

吴声:基于小程序的群运营是商业的风口机会

5月22日消息,日前,场景实验室创始人、造物学出品人吴声在2018腾讯社交广告区域营销峰会上发表了《从场景流看社交场景价值》的主题演讲。吴声认为,必须在操作系统的维度内理解小程序,微信是一个操作系统,小程序更是一个操作系统,其实最轻的应用是小程序,最重的运营反而是社群。要有基于小程序的群运营,这是现在商业很重要的风口机会。他还表示,从精准连接到规模协作,进而实现弹性赋能和持续的刷新。机会永远属于最早的勇敢者,那种对未知的拥抱,是这个时代的宿命,也是品牌突围的不二法则。以下为吴声的演讲原文:(有删减)毫无疑问,我们处于一个微信的时代,有人说微信是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应该叫微信互联网。但愿微信出走半生,归来仍是QQ。在如今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流动性时代中,我们很难具体去进行一些边界的界定。有人说现在的周末消费场景,最初用微信支付摇一摇可以免单,但现在数额已经很小,但大家还是积极参与——因为有游戏的正反馈机制。所以我们看到微信红包形成了场景的渗透和下沉,也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附近的小程序。跳一跳作为一个小游戏跻身大游戏,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就是让小程序作为生活方式,作为下意识的场景深入人心。从微信红包到跳一跳的变化,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和万物智能,没有什么边界能够被简单的单一定义。因为我们的认知在变化,我们的心智在进化,基于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能够表现为生活方式,表现为审美力的跃迁。场景流下的人—货—场去年我们在发布年度新物种预测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小程序电商,那么从小程序电商到小程序零售,我们要怎么定义自身的品牌和用户的关系,或者说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去中心化生态下的流量和这个时代的人、货、场呢?以微信、QQ为代表的连接工具,放大了新的商业机会、商业场景和商业形态。我们都熟悉的王者荣耀,你说它是一款手游,还是一种社交产品?因为重构了社交?还是社交改造各种产品的场景?通过以微信朋友圈、讨论群为代表的介质,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社交关系链条也是人货场链条。今天,我们怎么去重视微信和小程序都不过分。前天我和李叫兽有个对话,预测关于未来会有什么营销市场的搅局工具,我们谈到了AI,谈到了信息流,谈到了今天非常熟悉的营销传播商业的基础设施,再说最终预测的时候,李叫兽着重提到了一个词叫小程序。小程序被严重低估了。有人说小程序的风口,会不会是泡沫一样的存在。我觉得必须在操作系统的维度内理解小程序,微信是一个操作系统,小程序更是一个操作系统,其实最轻的应用是小程序,最重的运营反而是社群。要有基于小程序的群运营,这是现在商业很重要的风口机会。什么是我们的用户关系,什么是我们的数据资产,什么是品牌能够形成的裂变式传播?我们难道还简单的认为,以拼多多,云集微店,蘑菇街为代表的成功,只是完成了二三线,三四线城市的人口红利收割吗?不,更多的时候,这些应用完成了社交场景的渗透,这种渗透通过微信支付,通过小程序,通过朋友圈,通过讨论群完成了用户生活方式和商业边界的溶解,形成了新的人-货-场能力。我们还应进一步看到,这种变化背后,隐含了今天超过十亿人次所形成的流量增量红利。不仅仅表现为电商和社交游戏,而是社交电商、社交广告,是社交品牌、社交内容、甚至社交媒体和社交零售。如今我们去讨论社群的时候,最终的结果不再意味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价值观筛选的社群,而是更应该把它具体为之,考量它是不是我们商业更重要的方法。当场景不断切换和更新的时候,当工具以更完整的路径对用户进行更深刻的洞察,以及对人-货-场本身进行识别分析和预测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新零售、新内容、新媒体、新人格和全新IP。场景下的社交媒体赋能今天应该思考,究竟有多少的产品场景和服务,还没有被完全彻底的数字化。当我们在谈论微信、QQ、小程序、朋友圈等广告的触达能力的时候,在意的不应该是方法和路径,而是是否提供了这个产品的路径和痛点的解决方案,有没有给予用户需求端超乎预期的惊喜。当场景覆盖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应用,能够共同去赋能曾经沉寂以久的品牌积淀,这种赋能精于心、简于行,能够让我们更加彻底的定位自己的用户资产,定位我们自身的品牌能力,也定义我们的毛利和佣金。如今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因为我们以数据为驱动,以产品为自驱力。我们希望在这样驱动的过程中,每一次的连接都意味着是一次打动人心的场景。合作伙伴也好,品牌主也罢,我们共同在面对用户,共同面对用户的价值。我们应该在意有哪些人格是能够真正意义上差异化定义的,又有多少老字号野百合也有春天。趵突泉仅仅是作为天下第一泉吗?旁边的李清照、那些古老的历史,那些经典的人格,他们不应该被激活吗?他们应该让我们去意识到,工匠精神不应该只是朋友圈鸡汤,而是本身专注于产品的能力在感动人心。基于这样一种感动,才能够在我们的朋友圈的场景、QQ空间的场景、各类社交ID的场景,完成多情绪的链接和分发。优质的内容不仅可以扣动我们内心的柔软,它们本身就是流量,能够进行二次分发,三次分发。如今交易逻辑的优化,越来越应该表现为是时间逻辑的一种共赢,我们应该真正去在意自己关于用户的洞察,能不能表现为恰如其分的内容场景分发到朋友圈。所以不要去羡慕,也不要去在意到底是快手还是趣头条,我们应该去思考,去连接,让每一个认知都寻求覆盖的,是我们的产品自信、态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我们输出的价值观作为最大价值的能力和禀赋。真正完成多情绪的链接和社交媒体赋能的时候,我们何必在意是不是老字号,是不是海尔、海信一样的大平台,又或者我们可以完成的小而美,就像日本的设计师,去思考小项目的可能性。当我们在每一个微小厘米的尺度上更多专注于自己的产品,以及与人连接的时候,那将是一个一往无前的旅程。我们希望本地化的效率加上产品化的赋能,以更细微的场景为基础,能够成长为更加大规模的协作。从精准连接到规模协作,进而实现弹性赋能和持续的刷新。机会永远属于最早的勇敢者,那种对未知的拥抱,是这个时代的宿命,也是品牌突围的不二法则。转载请保留:http://www.wanshifu.com(万师傅)
​鉴锋:创业不要只做小程序

​鉴锋:创业不要只做小程序

说起玩裂变,不得不提鉴锋,就是做“网易戏精课”、“三联生活周刊”等知识付费课程,刷爆朋友圈的那支团队。当他们从4月份开始决定all in小程序之后,也有许多被封的经历。这些代表着他们尝试的很多个方向。如:1.搞笑短视频类(点开欣赏);2.电商类(趣拍卖);3.步数商城类(运动步数换购商场);4.答题类(宝藏地图);5.测试类(运营王者);6.匿名社交聊天类(收信箱);7.名片类(零一人脉链);8.积分墙(程序试玩中心);等等更多。在鉴锋的理解中,积分墙类小程序最容易被封掉。他给自己设置的战术是:灵感之下快速搞测试,探测小程序边界。快速试错是他不同于其他团队的地方:一个产品背后放大器足够大,机会的缺口才会快别人一步得知。其实,见实团队和鉴锋陆续深聊了多次,最近更是长达近5个小时。这次话题内容极其丰富,由于篇幅受限,见实将内容一分为二,一个方向是他做过那些小程序被封的经历,另一个方向则在数日后发布。走和见实一起,听听鉴锋他自从all in小程序后,被封的故事。先从我们决定all in小程序开始说:刚创业时,我们是给知识付费行业的公司(如网易云课堂、知乎、三联生活周刊)提供微信生态中的“群裂变”、“公众号裂变”、“朋友圈裂变”等等增长业务。陆续出了“网易戏精课”、“三联生活周刊”爆款后,这个行业基本上有钱能合作的客户都合作了。当时我们在思考公司的下一个业务增长点在哪里,恰好3月份小游戏的开放,小程序赛道被资本热潮推到最顶点,于是我们开始研究“小程序”这个载体能否有新的裂变玩法。但我是不懂产品、不懂技术的,于是决定先找外包做做看,当时基于我自身的痛点出发,想到2个灵感:一是“公众号互推信息”的智能匹配名片(零一人脉链),一是“拍卖时间”的工具(趣拍卖)。趣拍卖是最快做出来的,当时自己画原型,设计师出图,找了2名兼职技术帮忙开发(7天上线,成本8000块),趣拍卖小程序的玩法很简单,就2个选项:“拍卖你的时间、拍卖你的晚餐”,因为其娱乐性,结果一下子就火了。趣拍卖小程序,主要是针对互联网新媒体人群做的,因为“拍卖晚餐”这个比较有趣的“巴菲特”玩法,我们下午五点半才开始让几个KOL朋友发朋友圈测试,产品本身好玩,而且不是广告,它不low,大家更愿意去转发,当时新鲜感很强;也顺势影响到了投资圈的朋友进来玩“拍卖晚餐”。这种类型的产品形态,适合高势能打低势能。加上晚上8-10点是朋友圈的打开高峰期,很快就在小圈子里形成刷屏效应,逐步传播开了。但马上就“乐极生悲”:由于外包的技术也是第一次开发小程序,小程序菊花码没有用参数,而是直接调用小程序不可再生的十万个固定二维码(详见小程序技术文档)。夜里9点的时候十万个二维码就被领完,后进来用户就生成的“拍卖海报”没有二维码了,整个裂变就终止了。只有4个小时,超百万人次访问,新增30万用户。我们赶紧又发了个版本补上这个功能,但是补上之后已经第二天上午。由于这个产品也在很多腾讯人的朋友圈传开了,朋友圈的二维码功能到中午被封掉。这种营销型产品,只能火一波。后来微信新规针对拍卖类小程序制定了政策,需要补齐拍卖证才能行,同时拍卖证又很难搞定,必须找相关政府资源才能申请,这个产品就没再继续推了。像名片类小程序也有尝试过,被封了。也去做区块链小程序相关的裂变:当时做的场景是,区块链智能匹配的概念,推区块链小程序是在五月份,都没有看到其他团队开发这个品类。其实我们本想着是打“第一个区块链”小程序的噱头,结果没想到“小协议”小程序先推了。一两天我们也开始推“零一人脉链”小程序,推了一小时,只有两万多人访问的时候,整个小程序就被封掉,不只是二维码被封,是整个小程序封禁。因为区块链属于没有开放的类目,被封之后就再没更新。其实趣拍卖和零一人脉链,都是同时找外包公司去试水,我也不知道哪个方向能成,就是把心里面的几个灵感做出来试一试。我的理解当中,小程序其实雏形跟H5的思路和玩法,没有太大的差别和变化。就是我觉得还是用自己擅长在微信生态做裂变这一优势试试看,同时我也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或者什么样的产品形态用户更愿意分享。像拍卖晚餐这种产品,打的是用户的炫耀心理,用户想约朋友吃饭,但是又不想显得自己太孤独寂寞冷。这个场景之下就会存在需求,用户发起一个拍卖我的晚餐活动,转到朋友圈,谁跟我一起来吃晚餐。很有意思的事情,用户背后的洞察也很微妙:发起活动的用户,越多人拍卖他,越能证明自己有影响力。好玩儿的同时又能满足他的虚荣心,猎奇感又强。做裂变以来,经验告诉我:必须擅长抓住用户的需求点,才能够推动用户去分享、晒更多。那,我为什么能抓住这些?全都是平时刷朋友圈刷来的,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过了十二点之后刷朋友圈,因为越到晚上大家就越空虚寂寞冷,这时候大家发的朋友圈就越真实,越代表自己。心理学也有验证这些——人为什么到了晚上会更真实?随着天黑环境变暗,人的体内的激素分泌会变化,会让人的情绪属于比较低的状态,和白天状态完全不同。平时刷朋友圈也是为捕捉用户的共性,哪些共性大家都在发生,哪些更能够打动他们,他们抒发的感情更多的是什么?又有哪些话题的内容,是寻找朋友认同感的?等等这些,都是触发我灵感的种子,及时用便签记录下来,成为素材库。我做产品的思路就是这么去搞,“快速验证”。做的第三个的小程序产品是积分墙形态:“程序试玩中心”,用户只需要点一个小程序,停留体验20秒,可以赚五分钱;如果他发展朋友来玩,拉进来的用户赚五分钱,他还可以得四分钱;然后他的朋友再发展新用户进来玩,他还可得三分钱,他的朋友得四分钱。这种强诱导分享,速度很猛,当时也就一天时间,跑了近一百万用户。当时,因为想快速多尝试一些玩法,好积累经验,也就会踩一些红线做测试,所以这个小程序,设计了四级分销。“程序试玩中心”小程序,当时是在微商的群体引爆,微商体系本身都是多级分销,他们也都特别熟悉玩法,多级分销就是满足了他们贪婪的欲望。为什么很多人会被云集卖代理的模式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个欲望。我们之前做电商分销,最多也是引入两级分销,也是卖的这个“欲望”。在行业内,大家都流行所谓“卡位”的概念。(卡位:假如你先转发了,就算自己的能力不行,但如果影响到一些大V,那后面你就是躺着也可以赚钱。因为每个人都有躺着赚钱的贪婪幻想,所以项目一上线会尽其所能抢先推广。)再说说,“程序试玩中心”小程序我们是怎样玩的测试?我找了几位圈内的朋友,谈好大家分摊流量,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这么多的小程序给用户点击,于是拉拢几个团队的小程序放在里面。那,为什么能够裂变这么快呢?从用户端,用户攒够三毛钱就可以提现,刚开始也只是上了五个产品,就算用户玩出花,也只能得到两毛五。那么,用户想要提现的话,就必须分享给更多人来玩,才能凑够三毛钱,从而有权限提现。积分墙这个玩法,当时就是利用微商人群去做的测试,它是违规的。我们也做好了被封的打算。这个产品也是很快做出来,一周不到。因为分销体系,之前做H5的时候已有很成熟的方案。当时现金流支出15万,让每一个合作的团队,都均摊到几十万用户。也做了像答题类的小程序,宝藏地图小程序。用户答题得钱,当时我们也只是从自己群做的冷启动,这个产品有意思的地方是,它不是一夜爆红的,测试了两周,每一天的数据都比上一天高。为什么?原因是我们做了三个功能,因为是开宝箱答题的玩法,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初始值是给用户十个箱子,让他去开,如果他还想多开几个,必须召唤好友助力,帮自己扩大探测距离(初始值增大为十五)。其次是宝箱出现时间是十分钟更新1个,邀请好友助力可以缩减更新时间,找一个朋友就会缩短一分钟,找两个朋友就会缩短二分钟,依此类推;就是这两个功能给产品带来了超级多的转发。第三个是用户答错题目,就会提示他,分享给你的朋友,让你的朋友来帮你答,答对双方都得钱。当时,只设定几分钱,设置小数点后面的四位数,基本上是零点零零,然后三三,五五这样子。这两个功能都没被封,后来我们自己贪心不足又多了一个功能:用户没有箱子开了,可以转发小程序到微信群,马上就可以得十个箱子,结果这个页面被别人截图举报了,于是整个转发功能都被限制。数据掉的很惨,后来又新上了一个新产品,一模一样,只是改了名字,也没有去用那个违规的转发功能。如图是宝藏地图小程序(答题裂变玩法的思维导图)我做产品的方法是:先把市面上该类型的所有小程序、APP、H5都体验一遍,把里面的亮点功能拆解记录成为自己的素材库,然后再根据自己对产品的理解,1.0版本只有核心功能+裂变玩法、快速上线验证功产品是否具备竞争力(开发周期控制在7天左右,如果超期则砍需求),产品具备自裂变获客能力活下来了,2.0往后的每个版本才会同时更新裂变玩法+留存玩法。也是不断摸索,转发缩短时间是可以的,但是转发立即就得一个东西就是违规。微信的很多规则都是这样,只是定了大概,随着我们不断地测试,官方觉得太粗暴,最后就会把这个东西的规则写进去,明文规定不让做。像配图转发出来的配图,最开始的时候效率最高的是什么呢?放在微信群里红包的图片截图放进去,这个点击率就会最高。后来规则里面就写明白了,就是完全不允许,配图不允许模仿微信UI,模仿就会被封掉。后来又去做步数类小程序,叫运动步数换购商场。首页的一个签到红包的裂变玩法,累计给我们带来了一百多万用户:用户点签到领红包,开了一个之后,按钮提示“还可以再开四个”,用户点再开四个就会显示:只有转发给好友,好友领取红包后,他才可以立即领取,如果不想转发,就必须等好几个小时才能领取。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如果你不把“不转发等几个小时也能开红包”这个标记上,那就变成了强制分享,就一定会被封。后来很多朋友问我们,包括我们的客户也问,哪个功能点好,我们就会推荐这个开红包的套路。我们还摸索了很多模板消息也被封。因为要召回用户,运动步数换购商场小程序的七日活跃留存,现在都还可以做到50%以上,甚至60%。这款小程序8月份上线,两个月用户做到三百多万。因为有利益在,这里有意思的点是说,模板我们经常被封,上个星期模板消息又被封了,封到10月28号。新增留存本来就比较难提升,没被封之前次日新增留存在25%左右,模板消息被封之后,立马就变成了12%。被封之后,我甚至还去小程序社区里面去问,diss官方,我说我们小程序创业团队本身就很艰难,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好不容易把留存做的这么高,现在这样一搞我的留存掉一半,我说这样玩下去,让我们很受伤啊。结果管理员回复:本来按照规则,封了4次以上就要永久封禁了,正是因为鼓励创新,所以你被封第六次了还只是封你半个月。我们真是摸索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模板,也都被封,测试期间我们会对比,什么样子的模板召回率最高呢?我们当时召回40%左右。其实我也问过微信那边的朋友,说没人举报他们也不会管,但只要有人举报就一定会处理。所以,这是让我们最蛋疼的。呵呵,业内的人也是很有趣。“我问了一些举报别人的人,他说我就是举报一下,看一下你们会不会被封,不会被封我也这么干。”结果就导致我们经常被封,就很坑爹。你想啊,普通的用户肯定不会去想举报你一下子玩玩,肯定不会啊,提醒用户有钱取肯定很开心。而且我们都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提示用户让他来提现。还有就是,比如一些进度通知,签到通知都不让做。之前这些并没有写进规则,现在微信都已经写到规则里去。如果你的产品不是打卡类的小程序,或订阅内容的小程序,都不允许推签到提醒,订阅提醒的模板消息(如果产品量级不大,做了只要没人举报就不会被封),官方也是不断地在完善自己的漏洞。所以,我们真是费尽苦心,测试了好多,后来由于小程序服务通知太受限制,我们就想尽办法把流量导出来。比如提现必须得关注服务号,验证成功了才能够提现,还有就是关注公众号给你送步数,进群等等方法,这个小程序的七日留存才能做到60%。小程序的服务通知很容易被封,但是服务号的模板消息它比较不容易被封。因为背后“举报的阈值”不一样,小程序举报人数不多就很容易被封。但随着服务号粉丝基数大了之后,举报的人数肯定会上升,所以,我们服务号也是注册了四五个,每个服务号粉丝控制在30万(我们测试的30万以上的粉丝,全量推模板消息容易被封),现在已经导到第三个号,粉丝也导出来快70万。召回用户效果就会很好,同时群里面我们也会及时推群,去触达用户。我们一直在做微信生态的用户裂变,在我看来微信生态里面的流量其实就是四大流量池:个人号,微信群,服务号,小程序,其实很多人都没这个意识,都只是做其中一个。像我很多做步数类小程序的朋友,他们问我,怎么死活只能做到30%的留存,甚至好几个产品只做到20%的留存,问我,我们是如何做到50%以上的?其实,他们只考虑做小程序,并没有考虑还可以做其它流量池矩阵。在我眼里小程序只是其中的一个载体而已。这四个流量池各有优劣,比如个人号适合小企业冷启动做老带新、通过朋友圈建立人设、做付费转化率,具备高粘性高转化的特征。社群适合中型企业在个人号的基础上做:一方面可以做小规模裂变,另一方面可以把付费率在提升10%以上;而服务号则是拥有中心化裂变流量,再通过模板消息分配流量的能力。但由于公众号生态已经趋于成熟:目前做服务号裂变一天涨粉3万就很容易违规,所以必须拥有矩阵,现在微信在扶持小程序,小程序一天裂变1百万的流量都不会被封禁,然后导流给其它流量池。充份利用各自的优点,以多点去触达用户,让用户和产品形成一个高频的印象。意思是什么呢?不要只做小程序,做小程序很容易被封,我们也没办法,被封就很惨。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坚持短平快去做各种测试?你不去试怎么知道规则边界在哪里?你的裂变效率之所以能够比别人高,肯定是因为你是最接近规则边界的(甚至很多时候一开始是越界的),你掌握了别人不知道的高效率的方法。总结下来,其实最不能碰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多级分销,一个是转发送什么东西。但是要弄一个时间限制,其实转发就送什么东西,只不过是说两者的结合,判断上面会宽容一点而已。继续说我们做产品的思路,一是凭感觉,去感觉产品的设计能不能打动用户,或者说设定的一些卡位环节能否驱动用户,让用户按照我设计路径去完成转发。第二个则是所有的产品一定要亲自去体验,其实这也是一种感觉。像趣拍卖小程序,完全靠灵感,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如果你想稳定地保证裂变的效率,靠红包。像trytry小程序的送面膜的传播就极其简单,trytry和我们也有合作,我们小程序给trytry导流了非常多的面膜用户,帮忙优化裂变路径,上周trytry小程序已突破一千万用户。微信很多时候也是看类目,有一些类目微信它的容忍度就会高。像很多线下场景式的裂变,如果是给线下商家进行裂变,容忍度就会更高一些。比如电商的场景容忍度就会相比其它就会高,同样是积分式的,让用户点小程序就给用户送钱,这个其实是属于破坏微信生态的行为。所以,纯线上的玩法微信官方就会判定:你是做了打扰用户的事情。转载请保留:http://www.wanshifu.com(万师傅)
​小程序电商崛起,电商赚钱逻辑巨变,48小时复购率高达80%

​小程序电商崛起,电商赚钱逻辑巨变,48小时复购率高达80%

一个无法证实但在行业里流传的数据是,2017年微信生态的电商总GMV已经超过万亿了。小程序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据说张小龙找到(蘑菇街创始人)陈琪,给他看了下小程序数据说,蘑菇街只要把微信这部分生意做好就行了,就足以做成一个大公司了。”大公司找到了电商下半场,那中小卖家何去何从?“要知道,阿里生态之所以能崛起,是依靠拥有大量个人卖家的淘宝;小程序开放给个人,则意味着微信可以像淘宝一样,打造一个承载大量个人卖家的电商平台。”这就是电商未来的巨大增量。在电商赚钱逻辑巨变的今天,已经进入后流量时代的我们,如果还在用流量化思维去做电商,对电商趋势不屑一顾,那一定会时代无情淘汰。今年1月:SEE小电铺宣布获得由腾讯投资的C轮融资;3月:LOOK小程序电商完成A轮2200万美元融资;SEE小电铺时隔两个月再获C+轮融资,至此C轮累计融资5000万美元;4月:“国家队”10亿元入股微盟,号称刷新了微信电商生态的融资记录;有赞也于近日完成了历时22个月的借壳上市,与创新支付合并,估值约41亿港元,成为“微信生态第一股”。5月:积分制好物互送小程序“享物说”获得高瓴资本领投的B轮融资,而这已经是今年5个月以来第三轮。如果说去年小程序电商还让人看不见摸不着,那今年,特别是这几个月来,小程序电商可谓是一夜井喷!所有的资本似乎都在赶往这个战场。有赞白鸦在今年一次演讲中说到:“要All in小程序,电商48小时复购率能到80%!”SEE小电铺CEO万旭成面对不停迭代小程序说到:“小程序的不断迭代,针对电商提供更多玩法。”享物说CEO孙硕分析了小程序后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小程序在高留存、长时间活跃这一核心数据上表现优异。其中,享物说的交易用户一直维持了近50%的周留存率。”经过不断迭代,小程序开始发挥出电商的威力。经过多次迭代的小程序到底解决了什么传统电商解决不了的问题,又带来了什么增量,以至于大量的电商创业者及投资人,都在蜂拥入场?这值得我们深入理解与探讨。小程序电商凭什么崛起我们发现,京东和天猫店主入驻一般需要支付多种费用,而小程序的成本远远低于这些传统的 B2C 商城。以服装类目为例:京东平台使用费,每月 1000 元,保证金 3 万元。交易费率,每笔交易抽取 6%~8%(FBP/SOP),品类下的不同分类费率不一样。天猫平台的保证金5万,服务技术费6万/年,每笔交易抽取佣金5%。可以看出,天猫与京东类似,开店成本都是比较高昂的。而在小程序上开商城,涉及到的费用通常只有两项:店铺建设/维护成本 + 微信支付的费率。如果使用第三方模版生成的小程序,开发成本加上 1 年的服务费一般在5千到 1 万元之间。如果是京东的商家,在今年还能免费使用开普勒一键生成的小程序轻商城。有的第三方模板甚至免费。这些大家可以自己去找下,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再加上微信支付的费率为每笔 0.6%。如此算来,小程序电商的成本真的不高,与传统电商的这一块成本相比会少 5到6 个点。对于一个想开源节流的商家来说,这5个点,已经有足够的动力把自己的老顾客引导到小程序商城中。这多出来的利润,绝对是一笔很可观的数字。而且,当用户进入微信小程序,以旧带新在社交平台上爆发出来的裂变力量,将给商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量!难以置信的电商增量小程序上线以来,流量入口不断开放,目前已经超过60个,最常见的比如:微信发现页内,微信顶部下拉栏,线下扫码、公众号广告、公众号文章嵌入、附近小程序等等。而且安卓手机用户还能把小程序生成图标放到手机桌面上。相比APP还要下载,小程序有“触手可及,用完即走,下次再来,无需卸载”的特点,这大大提高了小程序在用户面前的曝光度和使用的方便度,提高了用户体验。据2017年“互联网女皇报告”统计,中国用户平均每天投入到移动应用的时间为大约31亿小时,投入到微信的时间约为9亿小时。微信占中国手机用户近30%使用时间。而QQ、百度的爱奇艺、阿里巴巴的UC浏览器和微博等移动应用的使用时间均排在微信之后。这意味着,在用户时间已经被几大应用分割的情况下,我们已没法再去夺取用户的注意力,只能顺势而为,依附于他们的生态壮大自己。蘑菇街做的“蘑菇街女装精选”小程序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去年蘑菇街就凭这一个小程序,一个半月,新客数量突破300万;依靠拼团一个入口,吸引了7成以上的新用户。而且购买转化率是App内的2倍。在2017年派代年会上,茵曼CEO方建华就给电商人提了一次醒:“我不管你线上还是线下,用户在哪里,我们就要在哪里!”实际证明,茵曼做的“茵曼精选”小程序,在今年6月16日至18日三天内,销售额114.37万元,曝光613.36万次。今年618,京东联合品牌商对小程序做了一轮广告引流。京东微信手Q业务部运营中心高级总监冯燕说:“效果比平时做H5传播的分享率高,618期间小程序的分享率有40%,甚至有时能达到80%。”阿里CEO张勇近日在接受某媒体访谈时,就拼多多低价问题发表观点:“我可以说,现在大量用户都流到淘宝来了。只要连续三次不满意,拼多多用户肯定到淘宝来。你就当成在帮我开拓农村市场,教育用户好了。”咱们分析下,张勇这句话,实际就侧面肯定了通过微信,是可以顺利完成渠道下沉的。如今一二线城市已经饱和,大量待开垦的新增用户盘踞在三至五线城市。正如一商家所说:“我们做微信和手Q渠道的初衷,就是为了渠道下沉。”这就是2018以及未来电商的增量所在!电商赚钱逻辑巨变2016年12月底,张小龙第一次谈起小程序;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2017年12月28日,微信下拉唤起小程序,跳一跳刷爆朋友圈。在不到400天里,微信小程序公布了68项重大更新,数百项功能。现在,每天使用小程序的人次约为2.5亿,越来越多的公司把“all in小程序”作为2018年的最大战略。小程序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只覆盖了约 4 亿用户,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有赞创始人兼CEO白鸦预计,到2018年年底,微信小程序的用户数将会达到6.18亿。6.18亿是什么概念?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一旦微信小程序实现这个用户数,这意味着微信再造了一个互联网。这也难怪金沙江创投创始人朱啸虎在为小程序站台时提出“微信互联网”的概念,还催促创业者“赶紧去小程序创业!”因为这个风口真的不一样。风口上飞翔的猪不仅是电商小程序。18年春节诞生了无数千万级以上的小程序,游戏“跳一跳”排名第一,紧接着是“头脑王者”。不仅是游戏小程序,黑咔刚宣布自己的融资,忆年这家共享相册小程序,也是在半年内获得3轮融资。小程序真在各行各业开花结果。而过去那些所谓的风口,共享单车,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如今泡沫破裂后,除了少数头部玩家还在勉强支撑,剩下的跟风者都落得一地鸡毛。话说回来,小程序电商之所以能解决流量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从流量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传统电商平台是通过广告等各种方式获得巨大流量,再引入到有大量品类和产品sku的平台上,进而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平台是以搜索为核心,先有产品,再让用户去挑选,是B2C模式,简单说就是人找货。这个模式下的流量已经被天猫和京东瓜分完毕。而社交电商则不同,社交的本质就是连接,而连接的多方,本身就是流量网络。当一个用户有需求时,这个需求很容易在高效连接的社交网络里,聚集大量有同样需要的用户。这些用户组成一起,也就是“拼团”,再去跟厂家砍价。理论上讲,厂家不用做推广,就能获得一笔大订单,减少了成本,所以愿意让利给这些消费者,而参与“团购”的消费者就获得比较大的实惠。这就是C2B模式了。而能让用户更高效连接在一起的社交工具,目前来看就是拥有10亿用户的微信。而微信里面这种模式玩得最溜的就是拼多多了,虽然拼多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拼多多的崛起,本身就能说明问题。黄峥曾跟腾讯的人说过,腾讯做电商失败,是因为他们理解的电商是,流量×转化率=GMV(总成交额)。但是流量逻辑在今天已经不成立了。拼多多发现了一种新的逻辑:以人为中心的电商,“通过拼团了解人,通过人推荐物,后期会过渡到机器推荐物。”所以,拼多多的App和小程序里首页没有搜索栏,也没有设置购物车。其实把今日头条的信息流换成商品流就是拼多多,就是“以人为中心”来把人和商品进行匹配的。8年6月28日,我们在中国企业家杂志获知,拼多多将于下周提交赴美上市文件。一家能做到上市的平台,不容我们小觑,我们可以讨厌甚至排斥拼多多,但一定不能不知道它的平台逻辑。拼多多能迅速起来,除了低价外,正是用“以人为先”的逻辑,先想这个人需要什么。说白了,低价是拼多多用来快速占领市场的,“以人为先”逻辑才是决定拼多多天花板所在。各位电商人注意,依照这个逻辑,拼多多未来的增长路径,就绝对不是品类扩张和品牌升级了,而是用智能系统把人、商品和场景匹配在一起,用黄峥的话说,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同样的从淘宝角度看,我们发现2018年以来,这些电商平台,都采用同样的发展逻辑。今年5月淘宝召开了商家大会,CEO蒋凡就重点讲到淘宝要回归初心,“以人为本”。随即也重新定义了淘宝运营。蒋凡告诉我们,淘宝正从运营“流量”转为运营“人”,从营销拉动成交转为“会员”精细化运营带动复购和粘性,从单一商品转为IP、内容、商品多元化运营。他认为,这些全新的运营模式将继续为商家带来千亿级的爆发性成长。两家立场完全不同的平台,却表达了“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理念,这实际都是同出异名,都看到了未来真正的机会所在。总而言之,如果你真想拥有未来,那一定要注意到电商的逻辑发生巨变,以流量思维来做电商已经是走不通了。总结风暴来临前夕,总会带来一些风吹草动,伴随着对未知的害怕与踌躇不前。我在想,当我们了解微信电商的奥秘,尝到甜头后,才会更加明白,未来,无论是什么电商模式,彼此之间的竞争一定不是同品类的流量之争,而是同一个社交链之间的竞争。微信电商,远远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为了让一部分人先看见未来,为了让一部分关注我们、支持我们的派友抢占零售先机,微信电商先机。我们派代团队从现有微信电商各大玩法中,分解出六种主要模式:第一,以云集、环球捕手、贝店等为代表的B2B2C类平台分销模式;第二,以拼多多、淘宝特价版、京东拼购等为代表的平台“拼团”C2B模式;第三,以小红书、蘑菇街等为代表的“平台+达人分享“模式;第四,以有赞、点点客、微盟等为代表的服务商类工具模式;第五,以什么值得买为代表的内容导购类平台模式;第六,还有最近被纳入了电子商务经营者范围的传统微商代理模式。转载请保留:http://www.wanshifu.com(万师傅)

相关文章

万师傅

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服务去除中间化 服务费可大幅降低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