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鲜零售的文章
生鲜新物种T11拥抱特斯联

生鲜新物种T11拥抱特斯联

网上购物实现精准营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互联网无法颠覆人性,取代线下体验,建立人类实体情感的连接,线上购物已日渐从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的竞争,并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9万亿元,线下零售额占比约76%。近40万亿的零售市场,在线上线下融合的带动下,新的消费形式不断涌现,创造并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化、个性化的需求,国内市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零售业正式迈入智慧时代。近日,生鲜零售的“新物种”T11新店在北京朝阳公园核心商圈开业迎客。T11创始人杜勇谈及零售的未来,笃定道:“我特别坚信AIoT是整个零售业未来的骨架,而不再是非常老旧的ERP系统。”在这个主打“不只是超市”的“好零售”概念场景中,T11与致力于以AIoT赋能产业的特斯联科技一拍即合,2019年6月6日,特斯联科技与T11宣布共建国内首个高端数字“新零售”样板,并在品质与科技两大方向开展战略合作,用AI、BI、AIoT、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等技术打通线上线下零售融合,在行业内率先打造出“云-雾-端”三级技术架构支撑的“AI+BI+零售”范本。围绕“人、货、场、单”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部署,朝着智慧零售的新起点迈进。品质+科技,迎来零售产业结构性变革杜勇认为“零售只有好与不好”。好零售就是“在最美的超市,买品质最好的东西,而且价格不贵”。T11更希望最终能够从消费前端影响供给面,也就是对零售产业的结构性进行改革。从供给侧推进零售产业的结构性变革有三个重要方向:创新服务供给,满足与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探索差异化的业态融合模式,提升运营能力;新技术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好”就意味着“品质”,而这背后更多的是冰山下的变革。“消费者感知的优质商品与服务、舒适购物体验和便捷的物流配送,是冰山之上零售变革的外显,冰山之下才是真正的系统性工程——从需求到体验、从供应链到消费者、从线下零售服务到线上运营、从新技术应用到商业模式改良。”杜勇说。其实,商家提升运营能力和提供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是一体两面的问题。而这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人;最核心的工具,是数据。T11选择了擅长技术场景落地的特斯联科技,用AIoT这股力量开启从“好零售”到“智慧零售”的探索。特斯联独创NanoCell数据模型,以消费体验为核心实现精准服务智慧零售的核心在于,在围绕消费者而产生的购买行为、场景体验、生产设计和跟踪服务中,融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和平台,满足企业对于消费者观察、供应链管理和场景布局的效益优化,打通线上线下流量实现线上运营的精准化营销和线下店铺的获客、转化、提效。因此如何利用好AIoT和大数据技术赋能线下零售,使顾客在线下场所的逛店、选品、消费过程数字化,准确反映人与货、场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零售智慧升级的关键。为了厘清这些关系,我们假想一次线下零售的购物过程:当你在某个炎炎夏日走进卖场,虽然今天购物的主目标是一组剃须刀或是一包化妆棉,但还是习惯性的先到冷饮区看看,而后了解下今天的时令水果是否有折扣……逛了一圈,最终的消费信息将体现在你的结账单上。而这个过程中的数据,可不只是你买了什么这么简单。从到店时间、离店时间、先看了哪个区、关注了什么品牌、听到了何种打折促销宣传、看过了A货品最终却买了摆在旁边的B货品……在你逛店和选品整个过程中的走、听、看、摸、拿等等都可能产生错综复杂的不同类型的数据。智慧零售大脑NanoCell数据分析决策流程繁杂的数据中,如何挖掘出能够帮助经营者决策运营布局,让消费者在合理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最快捷的方式买到超出期望的产品,完成愉快的体验,就是智慧零售所承担的使命。精细化地数据挖掘、交叉关联分析,让有效数据发挥最大价值,是特斯联在零售场景中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特斯联独创了NanoCell四维模型,以线下零售购物行为中的四个关键要素“人”、“货”、“场”、“单”作连接点,构建一个正四面体,任意两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均构成一组有效数据,在分析时产生结果。例如,人与货可生成个性化的单品倾向,货与人能得出品类关注度和触碰率的结果;单与场可以细颗粒地分析坪效,而场与单则能够规划出分时、分区的热力图等。特斯联科技产品营销总监姚郁巍介绍道:“NanoCell是针对线下零售场景一套高效数字化分析模型,是整个智慧零售的大脑。基于这套模型特斯联构建生长出完善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将顾客的行为、货品选购、潜在消费、历史订单等多维数据融合起来,为门店店长、品类主管和采购人员等提供数字化运营决策依据,更优质的调整供配货情况,进而达到终极目标:更好的服务消费者。”边缘AI能力让零售普“慧”独创的数据模型,让特斯联的AIoT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从本质上区别于其它算法、硬件或生态链驱动的智慧零售方案。通过搭建前端的智能感知设备构建AI系统,将线下零售前场的“人货场单”数据汇聚到边缘融合服务器中进行计算,实现线下零售场景中客户消费活动的数字化还原,为智慧零售BI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对于零售商家来说,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保密性是刚需要求。特斯联科技首席架构师王海华表示:“对于线下商业场景来说,单一商业场景对数据的保密性,是一般商家的需求。此外,零售行业是微利行业,能够将计算分级处理,控制数据挖掘的成本也是业务场景的切实需求。”特斯联通过弹性的、私有化的部署方式,对线下零售数据节点和AI算力进行匹配。特斯联Poseidon边缘计算系列产品,让前端感知设备的多路数据在本地汇聚与处理。打破业界普遍使用SOC架构的做法,创新性通过分层处理、分散算力,充分利用线下行为的空间、时间连续性,完成相邻区域数据去重与拉通,使得计算更加准确,以最合理的算力运用去拥抱业务。在智慧零售场景的AI边缘算力部署,也依托特斯联“云边协同”的能力部署,将边缘云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王海华自信地谈道:“在AIoT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中,特斯联做到了从前端到后端的硬件设备。边缘侧的弹性部署和算力分层,在保障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大降低预算投入,并可以随着客户的需求发展而成长。目前,特斯联的方案部署成本相较于业界平均水平降低25%,坪效提升约20%。这有望使AI大规模落地零售场景成为可能,相信不远的将来“智慧”成为零售行业标配。”BI的价值:从坪效提升到体验优化AI能力的部署,完成了零售场景数字化的“地基”搭建。而智慧零售的“高楼”更需要商业数据的运营能力,即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能力。面对市场纷杂的BI系统,必须强调的是,BI的核心能力是数据洞察,而非数据展示。在特斯联的NanoCell数据模型中,每一组“人货场单”关系都将产生至少12组有效数据。在消费者的一次购买过程中就将产生若干组这样的数据,如何读懂这些数据,形成决策依据,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实现这一切得益于高效的数据计算模型,从每个数据获取之初就考虑到其商业应用价值。比如通过模型计算,可以将客户身份标识变为,常客、访客、重要客户等不同聚类;消费类型被设定促销型、犹豫型、决策型等标签。让线下商业零售管理者能够清楚掌握自己消费人群特点,购买偏好等。基于NanoCell数据模型的BI系统T11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消费者购买带来最直观感受就是:了解客户购买偏好后,我们会尽快调整货柜产品,让客户买到自己最想买的东西。根据数据分析,我们也会调整货柜区域,以及客户购买商品的路径等,一反过去只依靠单一店长管理经验的模式。科技的本身是为了提高顾客购买体验,这是利用科技优化线下商业的本质,而不是为科技而科技。另外,技术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购买体验上,对运营者来说,还能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管理。技术激活“万亿”智慧零售新增量据IDC报告,零售业当前主要面临四大驱动因素:加快以技术为中心的转型、引进能够推动颠覆和创新的新型融资模式、推广人工智能分析,以及发展机器对机器学习。中国零售业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前两次分别是实体零售和虚拟零售,而第三次变革正是当前虚实融合的智慧零售。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人”的全方位数字化,驱动着“人货场”从割裂走向融合。特斯联科技致力以线下商业行为全数据化为增长引擎,协助更多零售商家,全面提升零售数字化进程,帮助商家更好的按照自己的商业逻辑去经营。特斯联科技也将助力打造出更多智慧零售品牌,构建并完善出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新版图。来源: 亿欧
有赞白鸦:生鲜电商核心要玩转“吸粉-转化-老带新”

有赞白鸦:生鲜电商核心要玩转“吸粉-转化-老带新”

有分析师认为,2017年是生鲜电商丰收的一年,因为有人开始盈利了,如每日优鲜、百果园。2018年,生鲜电商将迎来春天。2018年已经过半,在这半年里整个生鲜电商进入了最危险的洗牌淘汰阶段,能活下来的将会在2018年扭亏为盈。生鲜行业三个变化有赞CEO白鸦在日前举办的“2018中国生鲜零售大会”上,总结了生鲜电商行业正在发生的三个变化:1、越来越多的门店开始做周边3公里生意,有赞大盘数据来看,近24个月同城配送订单飙升;2、越来越多的门店通过线上为线下引流。很多商家会使用优惠券、拼团等营销玩法在线上发起低价促销,让顾客到店自提,由此在门店再次产生购物;3、小程序增长迅猛,更多流量入口在往小程序倾斜。从多方求证的数据,有赞小程序目前在整个小程序市场,交易额是第二名的十倍以上,且每个月均保持高速增长。而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有赞开始入局小程序。生鲜电商零售标杆:果琳 & 鲜丰水果此外,白鸦在现场还分享了果琳、鲜丰水果两家生鲜电商零售标杆的运营秘密。白鸦表示,现在小程序的很大一部分增长来自于自然流量。过去使用公众号链接H5商城卖货,顾客需要通过公众号进入商城,链路很长。一般发一波推送,顾客进来买一波。而小程序在微信中有自己的流量入口(微信任务栏下拉访问历史小程序、搜一搜等),即使公众号没有推文,用户也可以通过各种小程序入口进店复购。并且,在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门店小程序。重庆果琳第一家仓储式会员店开业的时候,在网上发起蓝莓1元拼团,规则10人成团。当时老粉丝没有那么多,顾客想得到那1块钱的蓝莓就得拉9个人一起买,1个老顾客就给店铺带来9个新顾客,1块1盒蓝莓,每盒蓝莓赔3块钱。但是规则设置顾客得在这家店开业3天内到店自提。1天有上万人到店里兑换蓝莓,你想想今天的城市里,你去一家店里你就拿一盒蓝莓就走吗?你肯定会顺手买别的,不管顾客买什么1盒蓝莓赔的3块钱店铺一定会赚回来。这期间没有做任何广告。一家店开店3天做了60万销售额。他们现在每个月数百万线上交易额,70%-80%都是在微信平台通过有赞店铺成交的。鲜丰水果,也在将门店顾客变成微信粉丝,然后通过线上促销+到店自提引爆销量。他们的做法是,先在网上开展多人拼团,出售毛利薄的小份冬枣,当天晚上就卖出了两万单。顾客到店自提后,还会继续购买其他产品。在活动期间,他们使用的有赞的多网店功能,可以给顾客展示鲜丰水果所有门店位置,并根据顾客的位置推荐附近的门店。这么一来,总部运营负责做线上活动,门店负责向买家兑现提货就可以。完全不需要给别人广告费,给别人提成。“多网点+多人拼团+到店自提”的玩法,也得到了其他商家纷纷效仿,基本上有多个门店的商家,都在这样玩。生鲜商家要玩转“吸粉-转化-老带新”为什么这么多商家通过有赞把线上生意做起来了,我们认为,他们的核心逻辑在于,形成了“吸粉、转化、老带新”的闭环。在吸粉环节,把门店顾客变成公众号粉丝或者个人号微信好友,通过社交网络实时触达用户。不需要给别人分提成和广告费,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成交转化/持续复购环节,用秒杀、会员卡、会员储值、积分、扫码优惠、限时折扣等营销玩法快速实现成交和复购;在老带新环节,当与顾客建立信任和黏性后,用拼团、分销员、好友瓜分券、礼品卡裂变玩法,让顾客自发拉来新客。来源:行行出状元
地利并购家辉生鲜 全国扩张提速

地利并购家辉生鲜 全国扩张提速

地利生鲜全国扩张提速。《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地利生鲜针对河南社区生鲜品牌家辉生鲜的并购接近尾声,其扩张版图也随之扩大至中原地区。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团队已整合完毕,今年一季度家辉生鲜团队纳入地利生鲜区域管理团队。以“家辉生鲜”为关键词查询工商注册信息,笔者发现,河南家辉生鲜今年5月之后开出的门店注册名均为家辉地利生鲜店。这意味着双方今后可能在河南区域以双品牌运作。与此同时,地利生鲜也在天津、成都并购了两家当地的社区生鲜品牌——品全优生鲜超市和广评生鲜超市,最终形成东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南、成都、贵阳等地的跨区域布局。比较有意思的是,地利生鲜并购的家辉生鲜以及天津、成都的两家企业均为地利老班底——原闻氏生鲜和印双杰创始团队开出的社区生鲜店。由于都是东北生鲜模式,面对熟悉的团队,无论从并购初期的谈判还是后期的整合来说,都有一定的合作基础。一位零售业观察者将这样的并购比喻为“孵化式并购”——如同一个孩子,离家出走再创业,等到成熟时家长再连人带企业收购过来。《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在中国社区生鲜序列中,地利生鲜是一个被低估的选手。虽然它不如生鲜传奇、谊品生鲜、钱大妈等网红企业那样博人眼球,但它的门店规模和销售体量不可小觑。到目前为止,地利生鲜门店数为350家左右,销售规模五十多亿,这个规模与谊品生鲜大抵相当。谊品生鲜以400多家门店的规模获得腾讯公司、钟鼎创投等机构的20亿元投资,一些资本界人士推测其估值在60亿元-70亿元之间。以此为参照物,地利生鲜想象空间巨大。事实上,地利生鲜的“大局”在整个农产品流通环节,它背后的地利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之一,旗下农批市场每年的GMV可达1000亿元规模。地利生鲜以自基地直采为主,再加上与批发市场的协同效应,在地利集团层面,试图打造从上游产地到中游批发市场再到终端零售的农产品流通全链条。零售为平台服务,这也是地利生鲜区别于其他社区生鲜品牌的差异化所在。孵化式并购地利生鲜的“非常规”打法《第三只眼看零售》曾在2018年3月走访地利生鲜,得知这样一个信息:闻氏生鲜、印双杰于2015年、2016年被地利生鲜收购之后,两家公司创始人闻福义和高沛杰套现“南下”,并在天津、成都、武汉、郑州等城市二次创业,试图在全国范围复制东北生鲜模式。闻福义和高沛杰团队新创办的社区生鲜企业成为地利生鲜进一步并购的标的物。举例来说,创办于2018年3月的家辉生鲜是闻氏生鲜创始人闻福义收购自一位零售同行的社区生鲜品牌。闻福义接管时,家辉生鲜有10多家门店左右,到今年与地利生鲜谈并购时发展为40家左右,销售额约为4亿元。而地利生鲜收购于天津、成都两地的品全优生鲜超市和广评生鲜超市为印双杰创始人高沛杰所创办,并购时两个社区生鲜品牌门店数均在10家左右。2018年至今,通过这两次并购,地利生鲜将扩张的版图由原来的东北三省、北京、贵阳,拓展至河南、天津、成都等地,门店数也增加了数十家。《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地利生鲜今年将加速全国扩张,计划新开门店超过100家。“让原来的团队一部分人去开疆拓土,跑通模式,将门店孵化到一定规模后,地利生鲜再进行收购合并”,上述行业观察者将这种操作模式比喻为:孵化式并购。由于地利生鲜本身不具备零售基因,它借助收购获取零售渠道以及专业人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打法:总部层面提供资金支持和基础管理,而经营层面放手让被并购的企业高管施展才华,并采用“区域合伙人”模式对业务负责人进行激励。在此架构下,地利生鲜最终形成了三大业务区域:由闻氏生鲜创始人闻福义担任区域合伙人的吉林、大连、河南区域;由印双杰创始人高沛杰担任区域合伙人的辽宁、北京、天津、成都区域;以及由李冬玲担任区域合伙人的黑龙江、贵阳区域。据了解,李冬玲原来在地利生鲜母公司人和商业任地下商城高管。《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地利生鲜兼收并蓄的策略让它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全品类生鲜店经营模式,即门店面积从500平方米至1500多平方米不等,生鲜品类占比90%以上,外加少量洗护、餐厨等非食品类,SKU大约为1200个左右的社区生鲜业态。此外,地利生鲜也在测试面积100-200平方米的地利GO,这是一种“生鲜+便利”模式。在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业态的启发下,地利生鲜2018年尝试经营面向中高端客群、“超市+餐饮”模式的新业态地利渔市。不过,由于业绩不佳,地利渔市项目被叫停。在业务层面,地利生鲜并购闻氏生鲜和印双杰之后最大程度保留了二者的优势和特色。举例来说,闻氏生鲜的特点在于生鲜采购团队很强大,而印双杰低毛利的价格策略符合东北市场。闻氏生鲜生鲜毛利率17%-18%,印双杰的毛利率为15%左右。于是地利生鲜在采购体系上极大保留了闻氏生鲜的买手团队,而在价格策略上沿用了印双杰低毛利的做法。需要指出的是,地利生鲜将经营权下放到区域,而总部更多承担资本运作及行政管理的角色。这从地利生鲜董事长和常务副总裁的人选可以看出端倪。2018年,地利生鲜原董事长栾元伟离职,继任者戴彬为地利生鲜母公司人和商业实际控制人戴永革的儿子。与戴彬搭班的地利生鲜常务副总为人和商业原郑州公司总经理高松涛。二者此前并没有生鲜零售的运营经验。地利“大局”生鲜流通的底层逻辑同样做社区生鲜,地利生鲜与钱大妈、生鲜传奇、谊品生鲜最大的不同在哪里?《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根本的差异在于出发点不一样,或者说底层逻辑不同。前者都是从零售视角出发,而后者则立足整合农产品产业链的宏大叙事。地利生鲜加速扩张背后,是其母公司人和商业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人和商业以经营地下商业起家,并于2008年在香港上市。2008年财报显示,当时的人和商业已经形成了以北方重镇(哈尔滨、长春、乌鲁木齐)-环渤海经济带(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中原内陆(郑州、武汉、合肥、济南)-西南地区(成都、西安、昆明)-长三角区域(上海、杭州、南京、温州)-珠三角区域(广州、深圳、东莞)为依托的全国地下商业格局,年销售额31亿元。据媒体报道,由于地下商城没有产权,无法获得银行贷款,随着人和商业扩张速度加快,其资金链遇到挑战,这一模式便难以维持下去。于是在2015年,人和商业转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截至目前,人和商业共计拥有7座城市的1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军零售,是人和商业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商业地产——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农产品全产业链战略转型“三步走”的关键一步。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地利生鲜已经尝试零售与批发业务的联动。从地利生鲜全国布点的区域来看,它门店集中的城市多是其批发业务所在地。“地利集团所掌控的批发市场每年有近1000亿的GMV,其中不乏销量突破100万吨生鲜的商品,而地利生鲜的吞吐量在100多万吨,二者整合采购和仓配资源,规模经济效应将更加突出和具有优势”。上述知情人士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综上所述,《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不能只从零售角度来看地利生鲜,而要从地利集团层面看地利生鲜,也就是说地利生鲜是为整个集团的大局所服务的,这一点与业界其他任何社区生鲜品牌不同。需要额外关注三件事。一是去年9月前后,戴永革之子戴彬接替栾元伟担任地利生鲜董事长;二是今年3月,人和商业就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哈尔滨地利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拟收购“地利生鲜”股权事宜发布了公告,将排他期额外延长180天;三是今年5月24日,地利生鲜母公司人和商业更名为中国地利集团。上述三件事情指向同一个认知:人和商业致力于农产品产业链的战略毫不动摇,而地利生鲜作为整个板块的零售终端并入上市公司或成为大概率事件。眼下,社区生鲜经历了2017、2018年的狂热发展之后,正遇到风水岭。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等新零售业态降温代表着互联网主导下的创新业态难以全国复制;而以鲜生友请为代表的跟风冒进者正在接受市场给它的惩罚。未来的社区生鲜赛道上,一些资金链断裂或者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被边缘化、兼并以及退场;获得继续融资的头部企业来到了新一轮的角斗场,而背后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地利生鲜如同一批黑马选择在此刻加速全国扩张,显得耐人寻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地利集团图谋远大,相应了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号召,适合在资本市场讲故事。但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较大挑战。首先是盈利问题。当前包括地利生鲜在内的多数规模化社区生鲜店都处于亏损状态。而伴随着跨区域发展,企业管理半径增大,盈利难度增加。其次是管理难题。地利集团当前正面临企业接班与业务转型同时进行,这种复杂局面极大考验“少帅”戴彬和他的管理团队。来源: 第三只眼看零售
便利店都瞄上了生鲜 但这门生意真不好做

便利店都瞄上了生鲜 但这门生意真不好做

从未停止过给自己做“加法”的脚步,继鲜食之后,生鲜品也上了便利店的小黑板。而在探索社区生鲜便利店的路上,北京这座城市显得格外积极。早在2014年,7-11就曾在北京的几家社区门店内试水过售卖包装的时令蔬菜水果,但并没有持续进行。2017年,7-11再次于东直门店进行小包装果蔬及净菜的试销,但这一尝试同样也再无下文。同为中国三大日资便利店品牌之一,罗森也同样盯上了生鲜买卖。2019年3月28日,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与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同进军社区生鲜便利零售事业。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围绕社区居民一日三餐需求,开出成百上千个“惠民社区生鲜店”,提供包括肉禽蛋奶果菜等基础食材以及半成品、制成品、鲜食,辅以日常必须的便利商品。并围绕社区生鲜便利业态,进行物流中心、鲜食加工中心、中央厨房、城市物流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罗森(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车文焕在媒体采访中表示,预计首批社区生鲜便利店将于2019年内开出。如果说以上两家都还处于计划阶段,那么作为北京便利店市场龙头的好邻居在生鲜引入上则显得“大刀阔斧”。2017年起,围绕“便利+生鲜”模式,好邻居开始了对旗下绿标店进行不同程度的生鲜经营改造。相对于其他便利店只是简单增加生鲜商品货架,好邻居可以称得上是真“门店改造”。以「北京商报」日前报道的好邻居“车西店”为例:记者走访发现,这家被改造后的“绿标”门店,经营面积扩大为原来的两倍,而扩大的面积基本全用来经营生鲜商品,包括蔬菜、水果、鲜肉、熟食、主食厨房等。这样的门店改造,在好邻居经历了2017年10月,被鲜生活、易果、绿城物业三方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全资收购后便一直持续至今,车西店只是其中一例。好邻居门店转型,如何做生鲜?作为北京市场最“接地气”的连锁便利店品牌之一,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好邻居一直以70-100平米的小店模式,下沉在社区周边的每条大街小巷。而在进行门店的生鲜化改造之后,在零售老板内参记者的实地走访中,同样可以非常清楚的感知到这种社区周边有关生鲜和鲜食售卖的“烟火气”。以记者走访的西城区两家好邻居绿标店为例,改造后的门店,日常经营的生鲜品类以应季的家常果蔬、肉品为主,当季的荔枝、西瓜以及西红柿、包菜、豆角等以醒目的价签标示,被摆放在一进门的位置,价格相较其他生鲜超市也更加亲民。工作日下午4点半,店内顾客很少,但店员依然会吆喝售卖,在观察到顾客逗留犹豫,还会上前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挑选。而在肉品方面,好邻居门店打出“不买隔夜肉”的标语,散装零称售卖的猪肉、鸡肉以及少量半成品如牛排、鸡丁在冷柜中一字排开,价格也未见比卖场有明显提高。在门店面积相对较大的车西店,相较其他绿标店还增加了主食厨房和加工凉菜的售卖,本地特色的卤味和鲜切面,以及门店现制的馅饼、面类,让这家便利店看起来更像一个迷你版的社区生鲜超市。而便利店原有的货架和冷柜,被放置在入口靠内侧区域,冷柜上也有部分包装果蔬、果切和沙拉售卖。整体来看,生鲜品和快消品的销售区域面积几乎达到了1:1,生鲜品位置得到明显强调。而通过查看商品价签,零售老板内参发现两家门店果蔬及肉品供应商均为北京丰台新发地一家农副产品经销商,而非此前报道中由易果供应。鲜生活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好邻居生鲜供应商并非仅易果一家,也会根据季节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在此前报道中,好邻居的门店生鲜化改造同其背后鲜生活和易果两大股东的赋能密不可分。在大规模的门店改造中,鲜生活承接了技术和流量对接及线上运营工作,双方共同进行大仓、店面及商品数字化改造以及线上线下技术控制中心的一体化方案。另一股东易果则输出生鲜电商规模能力以及安鲜达冷链配送体系。加之好邻居门店优势,三方整合呈现了目前改造后2.0版本的好邻居社区生鲜店(Natural好邻居)。与其说是门店生鲜化,倒不如说好邻居是围绕居民日常消费的一日三餐场景,做更碎片、更精选、但广度更宽的品类拓展。便利店碰生鲜,为啥总是想的比做得好?对于目前便利店的生鲜化尝试而言,好邻居的改造已算得上是可圈可点。在城市化进程下,菜市场的清退、改造过程中,居民日常生鲜消费的空档,是推动生鲜社区化的主要诱因。有着天然地利的社区便利店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机会,生鲜品是天然的引流工具,同时也是盈利商品,在社区便利店属性日渐综合的趋势下,生鲜品也就成了便利店转型的最佳选择,我们前文所提到的7-11、罗森等便利店品牌的尝试都是如此。但鲜有品牌能做好这一点,即便7-11也没能如愿,从2014年至今依然这般。为何便利店生鲜看起来很美,但如此难做?对于社区便利店而言,硬性条件之一即门店面积不会很大,店面的限制决定便利店不可能像社区生鲜专门店一样实现足够的品类宽度。这就使得,便利店的生鲜品在生鲜专门店和生鲜电商的夹击下,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尽管门店渠道可以复用,但生鲜品和快消品的供应链完全是两个体系,新的品类需要新的供应链搭建,成本支出前置。相较社区生鲜专门店,便利店在生鲜品最关键的损耗问题上并不占优,数量少、品类窄、损耗难控,带来的问题就是便利店做生鲜,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门店本身而言,都很难成为一门划算的生意。因此,类似好邻居这种背后有着成熟生鲜品供应链能力的便利店,有着更多放手一搏的本钱,但在实际运营中,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历社区生鲜近年的大热,许多人都瞄准了这一领域。在这其中,生鲜折扣店、精品生鲜门店、以及生鲜电商、社区团购都在不断蚕食这一市场。对于便利店而言,还处在是否要做、怎么做的犹豫当口,剩下的时间并不多。尽管占据地利,但对于附加生鲜属性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众说纷纭。来源: 零售老板内参
苏宁小店社区消费图鉴:90后更看重服务

苏宁小店社区消费图鉴:90后更看重服务

5月30日消息,在今年618期间,苏宁小店首次发布2019社区消费图鉴。据了解,目前苏宁小店的线下门店已经超过5000家,覆盖了全国40000多个社区。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从4月份开始,水果的价格明显上涨。尽管如此,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上涨,社区领域水果消费指数仍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榴莲、车厘子、山竹、荔枝等水果的销售增长尤为明显。根据苏宁小店公布的数据显示,南京的榴莲、荔枝消费领先全国。在不同人群的消费力上,榴莲位居第一,车厘子、山竹紧随其后。。另外,代际间的消费差异也成为关注焦点。据了解,在本次社区消费图鉴中显示,70后更注重商品性价比,80后更注重购物便捷性。不同于70、80后人群,在90后心目中,服务的占比和权重甚至要优于便捷性和性价比。根据苏宁小店社区消费图鉴显示,节假日期间,苏宁小店零食礼包、安全套、肥宅快乐水销售环比大增,这表明不外出游玩的消费者也是销量大增的重要节点。。据悉,我国国内生鲜市场规模已经超40000亿,但生鲜超市的渗透率仅为22%,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近两年来,各大巨头也纷纷布局社区生鲜市场,消费图鉴显示,“不卖隔夜菜、不卖落地果”逐渐成为社区零售新理念。此外,社区KOL也在逐渐成为常态,包括社区拼团、生鲜预售、网红带货等。本次图鉴显示,目前苏宁小店的苏小团团长已超过40000人。有数据显示,在苏小团促销日,北京11个社区单天成交总额就达到了90万。除上述特征外,社区商业还存在诸多新趋势,如会员占比越来越高,家电家政服务成新宠等,生鲜、到家、服务等已经成为2019年社区消费的关键词。来源: 亿邦动力网
美团关闭5家低线城市的小象生鲜

美团关闭5家低线城市的小象生鲜

5月24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美团点评已经关闭了其在低线城市的5家小象生鲜超市门店,并已经开设了10家社区超市。美团相关人士表示,基于对投入回报的复盘和分配资源的考虑,小象生鲜目前专注于北京两家门店的运营提升,关闭了低线城市的5家门店,但是我们会重点关注提升目前一线城市的两家门店的购物体验和运营效率。该人士还表示,除了小象生鲜这类生鲜零售的探索,公司目前也在进行社区小型超市的试点,这些超市目前只提供外送服务,其之后还会在平台上继续围绕‘吃’进行更多服务品类的挖掘,任何有关于‘吃’的有价值的品类都会是公司关注所在。
加码日百品类 每日优鲜“优鲜超市”开业

加码日百品类 每日优鲜“优鲜超市”开业

5月21日消息,每日优鲜正式上线了“优鲜超市”,将商品品类由蔬菜、水果、水产等生鲜品类扩大到包括美妆、个护、清洁、保健等在内的日百品类。据悉,此次加码日百,也是每日优鲜从生鲜电商向线上综合超市的延伸。据每日优鲜方面介绍,“优鲜超市”的商品包含更多品类、更多SKU,包装也偏向于更大规格。物流方面,“优鲜超市”则与京东物流合作,覆盖全国,根据不同城市的物流条件提供次日达或隔日达服务。从已上新的页面来看,“优鲜超市”的商品囊括了卫生纸、洗衣液、补水面膜等,基本涵盖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其中还不乏怡思丁防晒乳、小林消臭元等网红爆款,以及威露士、欧莱雅、奥妙等大牌日用品。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表示,每日优鲜一直以来希望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在每日优鲜今年的战略里,它便会在前置仓放置3000款左右的生鲜产品和便利性需求产品,以“优鲜超市”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省”的商品和服务。而对于未覆盖每日优鲜极速达业务的城市,“优鲜超市”恰好能弥补该市场。如今,每日优鲜集团的年营业额已经达到百亿规模。这一体量以及集团对供应链的深耕,可帮助“优鲜超市”直接与优质供应商对接,达成规模采购的成本优势。
盒马鲜生对接多家石柱公司 瞄准莼菜产业

盒马鲜生对接多家石柱公司 瞄准莼菜产业

5月12日消息,日前,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平台盒马鲜生与重庆石柱多个公司达成电商扶贫对接协议,要上架的产品就包括当地有名的莼菜。此次盒马鲜生将开展“订单式”合作,希望借此扩宽石柱农产品销售渠道。除了采购石柱的莼菜之外,还有辣椒等特色农产品。据了解,石柱莼菜早年从江浙一带引入,目前,石柱是全国最大的莼菜基地,产量占全球的80%以上。据悉,莼菜对水质和气候要求太高,全球人工培育的莼菜大概有2万亩,石柱的种植面积占2/3,产量则要占80%。目前,石柱人工种植莼菜面积1.4万亩,明年预计可以达到2万亩。届时,石柱莼菜年产量将达到3万吨,产值达到6亿元。同时,石柱莼菜拥有直接出口权,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是出口创汇的特色产业。
食行生鲜:双品节首日订单成交量增长135%!

食行生鲜:双品节首日订单成交量增长135%!

4月29日消息,食行生鲜公布“双品网购节”首日大促战绩。数据显示,双品网购节首日与平常相比,订单成交量增长135%。其中,蔬菜豆菇类环比日常增长163%,鲜肉蛋禽类环比日常增长182%,其中扶贫菜表现突出,环比增长208%。据了解,商务部于4月28日-5月10日期间,与国家邮政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主要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以倡导品牌消费、品质消费为目标组织指导开展“双品网购节”活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网易、国美、唯品会、聚美优品、小红书、中粮我买网、食行生鲜等10家电商平台将参与到本次“双品网购节”中。以下为内容提炼:内容为由企业提交信息自动整合的初审稿,保证被访者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文中的阐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问题1:双品网购节首日,您平台共多少类目、品牌、店铺、商品参与本次活动?共计完成了多少销售额?订单量是多少?高志杰:双品网购节首日,食行生鲜共有五十多家品牌近200个商品参与本次活动。问题2:双品网购节首日与平日相比,是否有可比增长数据?高志杰:双品网购节首日与平常相比,订单成交量增长135%。问题3:在品类、品牌、消费区域、消费者结构等方面,是否有突出亮点?请以数据说明。高志杰:双品网购节首日,蔬菜豆菇类环比日常增长163%,鲜肉蛋禽类环比日常增长182%,其中扶贫菜表现突出,环比增长208%。问题4:有无能说明品质明显提升的数据?高志杰:在此次双品网购节中,花王、中洋等品牌专场增长明显,进口水果、进口海鲜、牛肉,进口乳品零食等进口商品销售情况远超预期,符合对高端消费群体消费潜力的判断,市民在饮食消费方面对品牌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呼应本次双品节品牌消费、品质消费的理念。问题5:您平台已推出了哪些亮点活动?作为平台方,你们对活动首日的战况满意吗?之后是否会有相应调整?高志杰:食行生鲜在本次活动中选用一款网红爆款“六鳌小蜜薯”,通过分享领券,引导用户转发至朋友圈和微信群,引发二次传播,借群众的力量扩大双品网购节的影响力,活动开始当日食行生鲜订阅号发宣传文章,介绍双品网购节主题活动。截至目前活动效果和产生的影响力远超预期。接下来将根据用户消费行为反馈调整品牌和商品结构。
食行生鲜公布双品节策略 将利用社交引流

食行生鲜公布双品节策略 将利用社交引流

4月23日消息,日前,食行生鲜公布了4月28号即将开幕的双品网购节的促销服务战略。据悉,用户可以在活动期间通过分享专题活动展示中的双品网购节活动页面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领取一款符合双品网购节主题商品的优惠券。这一功能的设置旨在通过分享领券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双品网购节,达到利用社交传播引流的目的。同时,口碑商品区将根据商品的好评率数据和销量数据两方面甄选双优商品,在双品网购节活动期间将采取价格直降及买1赠1、第二件半价等多买优惠形式优惠用户。此外,食行有一支专业的买手团队,从全国各地寻找地方特色农产品,将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重点推荐扶贫地区的好产品,以满额立减的方式引导用户。针对高消费群体,进口商品区将选择口碑好、销量高的进口商品做展示,配合特价和促销,吸引用户。食行生鲜将采取“生鲜自提柜”的形式,实现即时配送及用户灵活存取,这一措施是为了确保在订单量急剧提升的情况下,商品按时配送到柜,保证用户体验。食行生鲜表示,双品网购节期间将预计影响苏沪锡超300万户家庭,实现扶贫农产品超千万元的销售。

相关文章

万师傅

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服务去除中间化 服务费可大幅降低

相关问答

更多